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端牢乡村振兴的“金饭碗”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街道办事处 曾俊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中国农民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用五谷丰登的金色装点“强”“富”“美”的美好图景,让丰年喜悦从金秋良田传遍广袤的中华大地,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金色祝福”。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农耕经济关系民生、国家大计,农业生产、粮安安全自古就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从山野乡村到田间地头,从“四好农村路”到灶台炕头,流露出党对农业的重视、对农村的热爱、对农民的关怀。2018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满载70年的发展硕果,必将汇聚实现乡村振兴更加磅礴的力量。

  着力保障粮食安全,端牢农业发展的“重心碗”。“农,天下之大本”,重农固本是国家治理和民生事业的重心,增产增收、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的重心。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农业成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手棋”,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年人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多,从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安全关乎人民基本需求,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乡村振兴要强农业,必须始终扭紧“产量关”“安全环”,让更大产量转化为更大生产力,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推广农产品牌、农业转型升级等提供保障。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端牢农村建设的“底色碗”。农村是粮食生产的主阵地,更是农民生活的大家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矛盾凸显,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状况严重。过去,大水漫灌式耕作、化肥和农药作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可持续化,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8.3%,农作物品种实现大规模更新换代,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围绕“农村美”的现代化农村建设目标,改变传统落后生产方式,创新实施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进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努力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端牢农民奋斗的“信心碗”。增产才能增收,广袤的农田孕育着农民生产的希望,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农民是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代表,更是新时代奋斗者的榜样。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苦奋斗、“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的坚持不懈到“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的奋斗幸福,农田就是农民衷于奋斗的精神田,产量就是农民勤于奋斗的动力源。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2004年以来,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17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我们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黄金时期”“最好时代”。农民“富起来”,是乡村振兴的最美篇章,必须由农民自己书写。广大农民要卯足干劲和信心,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拔掉“穷根子”,鼓满“钱袋子”,向着更大的丰收和更好的日子迈进。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让我们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起点,满怀丰收的喜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发布人:世界上最瘦的胖子 发布时间:2019-9-23 09:34 收藏 阅读人次:3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