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选书 用书 疑书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 王永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对读书问题很有研究。在选书、用书、疑书三个环节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党员在学习读书时进行借鉴。

  选好书。陶行知认为,书有好有坏,有的好比是白米饭,有的好比是药,有的好比是鸦片。在这种情况下,先得把书选好。他觉得一本书是好是坏,可以拿三种标准来加以衡量、判断:一、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的动作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一个动作的力量。二、我们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三、我们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价值的力量。

  用好书。陶行知认为,读书一定要与用书相结合,要想法把所读书中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他在《读书与用书》一文中强调:“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就显了出来,真的使用得出来,假的使用出去。”为了说明读书与用书的关系,他专门写了一篇打油诗作比喻:“用书如用刀,不快就要磨。呆磨不切菜,怎能见婆婆。”

  怀疑书。陶行知提倡读书时不要盲目相信书的内容。他曾给学生们讲清代哲学家戴震小时候的故事:戴震小时候读《四书》《五经》,其中《大学》里有经一章、传十章。其中有一条注解说,这一章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写得;那十章传是曾子之意,由他的门徒记下来的。戴震便问老师怎么知道是这种情况,老师说:“朱文公(朱熹)是这样批注的。”戴震问朱文公是何时人。老师说是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和曾子是何时人。老师说是周朝人。戴震紧问不舍,“周朝离宋朝有多少年?”老师想了一下,说:“差不多二千年了。”戴震越发好奇了:“那么,朱文公怎么会知道呢?”老师一时回答不上出,但是他见这个小孩能寻根问底,不禁赞叹道:“这真是个不寻常的孩子呀。”后来,戴震果然不信前人定论,敢于怀疑圣人之言,写出《原善》《原象》等文章和著作,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陶行知鼓励学生要向戴震那样敢于针对书中的错误和疑问提出问题,要敢想、敢问,这样读书才会更有收获。

发布人:武警一丁 发布时间:2019-9-23 11:49 收藏 阅读人次:5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