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思想多“修订” 勤当基层“工具书”

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李堡村 王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一篇关于《现代汉语词典》70年发展变革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正如文章所写的那样,在中国,如果一个中小学生想要一本参考书,《现代汉语词典》肯定是首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用白话文编写,编撰者们就从零开始探索了一条与时俱进的路。从改革开放那年首次出版加入新词“电报”,到如今第七版加入最新网络流行语“颜值”、“学霸”;从纸质件的打印出版发行到移动端app的诞生。《现代汉语词典》的历史发展,反映的是国人心态的微妙变化,记录的是时代变迁。不由想到我们基层青年党员也应该像工具书一般推陈出新,发挥好服务职能。

  正如已故的词典主编吕叔湘所说,现代的词典应该是通过不断的修订与时俱进。青年党员也是如此,时代在发展,基层的情况也时刻发生着改变,进行思想上的革新就尤为必要。从扶贫攻坚的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刀刃向内自我革新,转变的不仅是方针政策,还有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基层的青年党员,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是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接棒员,像《词典》那样当一个能给老百姓讲解宣传好政策的“工具书”,是我们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不仅如此,青年党员思想上的“修订”次数也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剧烈变化而增加。一是“多收录”,收录点像“KTV”、“DVD”这样适合中国发展的“洋词汇”。村里百姓的蔬菜品种能不能改良,环境整治能不能借鉴点国外经验,一切的源头就得靠青年党员的脑中有没有这方面的积累,能从“词典”里能找到这个词,后续才能有计划,有方案。二是“造新词”,造点像“二维码”、“商品房”和“打车”这样改善人民生活的“新词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用这根“绣花针”穿出新花样,也得需要青年党员干部多思考、多推敲,迸发出雨后春笋般的“造词”新活力。就像基层的文明实践活动站建设,多点新概念,新形式,新举措,群众也能多点新知识,新理解,新态度。

  从能“修订”到多“修订”,夯实的是思想基础,提高的是思想觉悟,深化的是思想认识。但是“修订”的本身也需要青年党员过硬的政治本领,不变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政治信仰。一个新词是否能被收录是经过专员长时间调查研究和专家几轮讨论过后决定的。青年党员在做决定时也需要慎之又慎,要负起责任,敢于担当,积极转换思维,改进工作方法,做到稳中求变,服务好基层群众,当好百姓“工具书”。
发布人:理想的车轮 发布时间:2019-9-28 14:22 收藏 阅读人次:288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