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给“死稿”开三味“处方药”

西藏自治区比如县委组织部 冯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众所周知,写稿是一件费时费神之事,尤其是所写稿件不被采用,沦为死稿,更让人万念俱灰。那么,如何杜绝稿件沦为死稿,笔者认为,不妨开好三味“处方药”。

  第一味“处方药”:打腹稿。

  打腹稿是指在动手写文章之前,先在脑中构思立意,把文章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想清楚,想妥当之后再动笔。古往今来,大凡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都有打腹稿的习惯。鲁迅先生写文章前要“凝思默想”,这个“凝思默想”就是打腹稿。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习惯打腹稿,他多次地说:写文章时必须“想清楚了再写”,毫无疑问,写前“想清楚”就是打腹稿。王勃在写文章之前,总是用被褥盖起来“蒙头大睡”,认真构思、细心琢磨,一旦考虑清楚,打好腹稿,就立即起床,一气呵成,一篇佳作便应运而生。由此可见,要想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独有的思维,首先必须学会“打腹稿”。笔者认为,打腹稿大致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助于提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三是有助于提高文章质量。现如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泛滥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倘若,我们不会打腹稿,那就会稍逊一筹,必定与写作的要求格格不入。

  第二味“处方药”:反复读。

  反复读是发现问题的方法。写稿子同样如此,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养成反复读的好习惯,一遍读不出问题,那就读两遍、三遍……直到发现问题为止。这对于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大有裨益。时下,一些稿件之所以成为“死稿”,不乏有三个原因。一是有的作者完成一篇稿件后,由于着急投稿,缺少反复读的习惯;二是有的作者一读十行、读而不深,陷入“当局者迷”的局面;三是个别作者读原著较少,不能准确理解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见反复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作为一名写作人员,尤其是“死稿专业户”,更应该让打腹稿这个好习惯成为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

  第三味“处方药”:勤修改。

  一篇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现实中,有的作者完成稿件后懒于改,静不下心改;有的自认为无懈可击,不知从何改起。凡此种种,都是写作之大忌。笔者修改文章的习惯是:第一次修改错别字,第二次修改语句,第三次修改标点符号,第四次修改标题。当然,这与个人修改习惯有关。其实,一篇文章写好后,你把它放在那里,隔段时间看一看、读一读,就会发现它的不妥之处,要么用词不够准确,要么结构还要调整等等。把它重新审视一遍,修改一回,一看,果然好多了,然后,再把它放到一边。过几天,再读一遍,又会发现新的问题,于是,再一次进行修改。就这样勤修改,文章就会越来越漂亮。所以说,好文章都是逐渐修改打磨出来的。

  总之,用药要对症,才会药到病除。屏幕前的你如果还在为死稿发愁,不妨试一试这三味“处方药”。
发布人:更敬一步 发布时间:2019-9-30 16:20 收藏 阅读人次:4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