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党员干部莫做鲁迅“笔下人”

云南省昆明航空有限公司 柴亚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3周年纪念日。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于上海,在他的棺椁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毛泽东同志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少年闰土到藤野先生,从狂人日记到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是关于童年的温情与薄凉、民族的不争与不幸、时代的往复与无奈。他笔下的文学形象早已成为超越时空的存在,成为流传至今的永恒经典,现在仍不断激励并警醒着中国人民。我们党员干部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就是要切莫忘了鲁迅先生那一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呐喊,同时应警惕万不能成为鲁迅先生鞭挞的“笔下人”。

  莫学精神胜利的阿Q。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阿Q,时常被各色人等欺负,但是他却能够以虚假的精神上的胜利来实现自我的安慰,甚至为此自豪。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接触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种类繁多,任务也十分艰巨。有些党员干部就学会了使用虚假的精神胜利的方法,消极不作为,不顾实际情况尽说好话,尽讲好事!明明什么也没做,却觉得什么都成功了,明明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却觉得形势大好、一切无虞。心灵上、嘴巴上的成功毕竟掩盖不住事实上的失败,而精神胜利法最终影响的还是人民大众的利益、受损的是共产党的形象、断送的则是自己的光明前途。

  莫做掉书袋的孔乙己。孔乙己在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四体不勤无法安身立命,只会就着“茴”的写法卖弄穷酸学问。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员干部逐渐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但是某些党员干部学究气太重,只会掉书袋、瞎指挥,耗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大搞“文山会海”,不看实际的成果和成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员干部是各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好的政策是落实出来的,不是本本里讲出来的、更不是汇报上写出来的。没有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一切就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这是需要我们年轻的党员干部们警惕的。

  莫当丢掉信仰的吕纬甫。年轻时候拥有激情澎湃理想的吕纬甫,却因革命的失败和生活的无奈而成为失意和彷徨中的中年人。现实生活中的吕纬甫们则多是因为生活里的“得意”失掉理想信念的,他们把权力紧握在手里,以权谋私、以权谋利,既想当官、还想发财,在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岗位上戴着假面具去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的人早已经失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党人应当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既不能因为挫折困难丢掉信仰,也不能因为糖衣炮弹放弃信仰。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愿我们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能够挺立起中国真正的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
发布人:小清新的星 发布时间:2019-10-21 09:07 收藏 阅读人次:37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