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调查研究不妨多些“刨根问底”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委组织部 刘波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敲门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俗话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因此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深入分析,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找出制约因素和关键症结,按照对症下药、辩证施策的路子,找到解决的正确方法,才能高质量地推动问题整改。

  不可否认,有的领导干部在开展调研时会出现“西瓜芝麻样样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这不仅达到调研的预期效果,也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只有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找准问题的堵点、难点、痛点,把问题科学地分析解决了,才能构成调查研究的完整闭环,达到调查研究的真正目的,以调查研究的“高效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归根结底,调查研究要剔除务虚的“假把式”,领导干部在调研过程中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摆正调研的“低调”姿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解剖麻雀”的细腻,推动调查研究从实里来到实里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查研究同样也是如此,领导干部只有带着问题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心坎,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才能“药”到病除,倘若只是“踩点式”的走马观花、“观光式”的只看不问、“预约式”的量身定做,“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临走说声‘好好干’”,就不可能发现问题所在。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研必须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真正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
发布人:学不可以已 发布时间:2019-10-29 08:43 收藏 阅读人次:2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