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初心·使命”大家谈·学习心得

“党建创新”要增加群众话语权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戚小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项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更加昂扬,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在某些地方,“假创新”问题依然存在,言必称“创新”、事必称“创新”,“创新”成了“口头禅”“时髦话”。开口不谈“创新”,都不好意思写材料、和人打招呼。但是扒开他们的“材料”,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N大创新工程”不过是“大路货”,所谓的“N大创新案例”不过是“样子货”,“创新”二字也不过是材料中的点缀、墙上的标牌。其可怪也欤。殊不知没有心意、干货,不解决问题的创新,只能适得其反。

  创新是一种思维方法、工作方法,指引我们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更多地关注问题本身,提出契合实际的举措。当前,无论是科学技术研究,还是社会治理领域,无论是基层党建,还是乡村振兴,都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老问题也有了新变化,亟需我们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开拓工作局面。但是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是攻坚克难的灵丹妙药,但创新不是装饰门面的“盆栽绿植”。

  共产党人是最讲实事求是的。创新不是目的,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目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泥古”是不对的,但是“创新依赖症”也得治,否则“创新”就要成为滥用、无用的“狗皮膏药”。精细精准的调查研究是创新的必要前提,谋划党建创新的时候,先要搞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样,分门别类、抽丝拨茧,把问题研究清楚透彻,掌握事物演变的规律,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啥情况都不知道,就“创新”二字先行。须知,创新是要尊重规律的,拍脑袋创新是不对的;创新是有成本的,张口就来、提笔就写的“创新”都是不可靠的。实践中那些为了创新而搞出的形式、整出的材料、布置的门面,多半增加了基层负担,引发了群众反感,损害了组织威信,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解决问题是创新的直接目的,让群众获得实惠是创新的终极目标。我们的工作不仅要让群众有“获得”,更要让群众有“获得感”。群众关心的不是“创新”,而是“创新”的做法是不是真的解决了问题。不管新办法老办法,解决问题的就是好办法。为此,就要让群众参与创新的过程,增强群众在创新过程中的话语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觉是灵敏的,语言是生动的。他们离问题最近,感受最深刻,也最应该有发言权。请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提意见,而不是闭门造车、闭目塞听,自然就有冒着热气、闪着露珠的新点子、好点子,自然就有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
发布人:昆山戚小强 发布时间:2019-10-29 11:48 收藏 阅读人次:2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