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即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小我”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个别人在面对“小我”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抉择时舍弃“大我”的现象。极少数党员干部也将有无好处、对个人是否有利作为是否开展工作的衡量标准。“没有好处就没有工作动力”,这不仅仅是某个人的自我剖析,亦逐渐成为部分党员干部的真实表现。
基层是各项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员干部是决定政策落实成效的关键。笔者认为,党员干部要向“小我”说“不”,要葆有一颗为人民的初心,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用务实担当、踏实苦干赢得群众的认可。
要有大局意识,不为私利,对物质享受说“不”。曾几何时,刚走出校门踏入工作岗位的青年们,意气风发地说出了要在基层干出一番成绩的铮铮誓言。有很多基层干部兑现了曾经的誓言,实现了个人价值;极少数党员干部却为追求私利,迷失了自我,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古人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群众利益和组织利益摆在首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党员干部要守得住清贫,担得起重责,不贪图物质享受,要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发光发热。
要向榜样学习,不怕吃苦,把人民群众放心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让人一想起就会热泪盈眶、心生敬佩。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党员干部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是吃亏书记李连成,“舍身忘我、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黄文秀,用生命诠释担当精神的李夏……每每看到他们的事迹,总让人动容,为他们始终坚守初心与使命而动容,为他们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动容,也为他们为了组织利益和群众利益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而动容。见贤思齐,党员干部要向榜样学习、向先进学习,把群众放“心上”,把“小我”放一旁,为“大我”干工作,在基层一线挥洒汗水,不负韶华。
要有工作动力,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相信大多数人也曾因长时间的工作而疲惫不堪,心生抱怨,让“小我”占了优势,但一想到群众的期盼、民生的改善,就又振奋精神、动力十足,全身心投入工作。只顾“小我”,把个人利益作为工作的动力显示了极少数党员干部责任心缺失和宗旨意识淡薄。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认可、民生福祉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基层是练兵场、服务地、更是建设地,党员干部要实干当先,要在基层这片热土实干苦干,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需不需要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现群众利益和组织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