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调查研究要带好“一杯水”

山东省临沭县纪委 张娟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笔者初次接触调研工作时,曾向前辈请教如何做好该项工作,一位老同志传授了这样一个“锦囊”:要带好“一杯水”,下得去、蹲得住、问得出、找得准。随着对调研工作的深入了解,越来越觉得带好“一杯水”是做好做实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启示。

  调查研究是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有效途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当前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带着问题、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察实情、出实招、见实效。笔者认为,党员领导干部不防也带好这样“一杯水”。

  带好“一杯水”,拓宽广度、把握全貌。基层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调研不管是政策制定的“问计于民”还是改善民生的“问需于民”亦或是改进方法的“问效于民”,出发点都应是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果只是止步于经典路线、置身于样板现场,就会“一叶障目”“管中窥豹”,调不准、查不全、研不实,让调研的现场成了秀场。调研的宽度、广度和维度是决定调研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基础,下基层、做调研,干部要带好铺开摊子的“一杯水”,结合调研主题,不仅聚焦问题所在的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发力,更注重拓宽广度、延展维度,多些随机抽查、自助点菜,多到矛盾问题集中、偏远贫困地方,听最真实的声音、掌握最全面的情况,以脚步的长度丈量调研的广度、以泥土的厚度标注调研的宽度,在下得去、呆得住中真正把握问题的全貌。

  带好“一杯水”,延展深度、总结规律。“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不仅要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查清楚,更要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有的调查研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能静下心来“挖根源”、沉下身子“剖麻雀”,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有的浮光掠影、粗枝大叶,只查问题的表象、只看事物的表面,得出的结论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找不准“症结”、理不清“脉络”、寻不出“规律”。调研的深度、精度是决定调研成果能否推广的关键一环、重要一步。下基层、做调研,干部要带好抽丝剥茧的“一杯水”,要身子扑下去、力量沉下去,去除枝节、拨开迷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综合思考分析,抓主要矛盾,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出事物内在规律。在追根溯源、刨根问底中练就一叶知秋、对症下药的本领,真正总结好问题的内在规律。

  带好“一杯水”,提升力度、指导实践。“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旨在通过发现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研究对策解决问题,是为上级提供建议、作出决策的参谋助手。有些调研头重脚轻,重调研过程轻对策研究,急于下结论、轻易定对策,掺杂个人喜好的对调研成果断章取义、主观臆断。有些调研过程扎实、结论务实,但却往往写成了报告就“束之高阁”,不能将其真正转化为推进工作、指导实践的“金钥匙”。下基层、做调研,干部要带好扎实转化运用的“一杯水”,要把提出的问题、改进的举措、收集的意见,转化为化解矛盾的方法、推进工作的路径。要以“起而行之”的冲劲、“咬住不放”的韧劲,对发现的问题立说立改、即知即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对突出问题、沉疴顽疾,群策群力、专项整治,在求真务实、久久为功中提升调研指导实践的力度。

发布人:赤土赤兔 发布时间:2019-11-11 16:52 收藏 阅读人次:3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