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破解异地调动难要“变堵为疏”

贵州省清镇市新店镇党政办 张金宝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当下,异地调动难问题在基层公职人员群体中普遍存在。由于异地就职、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很多基层干部都想调到离家近的单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异地调动主要依靠参加遴选考试或者办理调动手续两种途径,而遴选考试限制条件较多、门槛高,办理调动程序流程更是繁琐、机会更是渺茫。一些基层干部打了无数个异地调动报告都石沉大海,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也没有下文。甚至在一些地方,异地调动能否成功取决于上层抬不抬手、松不松口。因此,越来越多基层干部呼吁以公开透明的政策进一步畅通干部人才流动渠道,让异地调动不再只是靠“论背景”“拼关系”才能解决。

  畅通基层干部异地调动渠道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虽然当前中央对于异地调动没有明确的政策和文件规定,但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在工作上支持、心理上关怀干部,主动为干部排忧解难,让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履职贡献。为基层干部破解异地调动难问题,就是把对干部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其次,异地调动不仅能解决基层干部婚姻、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的问题,还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干部无后顾之忧,更加将心思放在工作上,更加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服务。再者,异地调动还能盘活干部资源,实现人员新老更迭,能够给各地方各部门带来工作思维、经验等方面的交流碰撞,带来干事创业的活力。

  不同地方的政策差异、发达程度、工资待遇、考录难度、编制情况等都是造成过去异地调动困难的主要原因。真正要实现异地调动有章可循,绝不是拍脑袋就能解决的。要突出问题导向,从转变思想观念、探索制定异地调动政策、畅通异地调动交流渠道、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既要保障基层干部在申请调动时有政策撑腰鼓劲,也要兼顾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着力解决好影响公职群体岗位竞争公平性的各种问题。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与发达地区相比,偏远贫困地区干部对异地调动的需求更大。除了照顾家庭这一因素,还受工作繁杂、待遇不高等现实问题影响,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人事部门或者领导担心撕开异地调动口子会加剧本地干部人才流失,难以维护干部队伍稳定,为了留住干部人才强行“卡人”的现象是屡见不鲜。其实,对干部异地调动要秉持开放的态度,强制留人既打击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干部成长,也不利于事业发展。要做有温度的组织,对在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连续工作多年、表现优异的干部在申请异地调动时要大方“抬手”“松口”。同时,要通过人尽其才、关心激励等方式,为干部提供干事创业舞台、为家属提供就学就业等便利,激活基层公职队伍“一池春水”。

  二是探索制定异地调动政策。目前,一些地方出台了具有人文关怀的异地调动政策。比如,湖北省黄石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实施方案》中指出,对在乡镇工作累计满20年、经组织考核表现优秀的乡镇干部,可优先安排到县直机关或离家庭居住地近的乡镇(街道)工作。又比如,山东省五莲县实施“莲才兴乡”工程,籍贯或出生地是五莲的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回来工作。这些都是异地调动政策的有益探索。组织、人社、编办等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坚持合理流动原则,准确把握事业需要、岗位要求与关心关爱干部、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平衡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胆探索制定异地调动政策。

  三是畅通异地调动交流渠道。当前,异地调动的沟通成本很高。一些干部好不容易等到了异地调动的机会,终于可以办理转任手续了,又要盖各种章,牵扯的部门不少,有些时候会在一个环节卡很久,找人之路“费尽周折”。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畅通异地调动沟通渠道,在确保规范的情况下,简化异地调动程序,让干部少“跑腿”,让人情“空子”少一些。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介优势,结合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异地调动线上撮合机制,对有异地调动需求的干部进行动态管理。对有合适岗位、符合异地调动条件的,及时启动调动程序。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世间事,成于严。只有坚持“严”字当头,才能有效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中的种种偏向和不正之风,确保选人用人的质量。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公道正派、事业为上,既不堵塞干部异地调动渠道,也绝不给权力“寻租”留市场,坚决防止“靠后台”“拼关系”等“潜规则”。对异地调动要突出政治标准,建立必要的考核和审核制度。要用好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渠道,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多角度、多途径对干部异地调动工作进行监督,让异地调动在阳光下进行。
发布人:笔耕不辍 发布时间:2019-11-12 08:00 收藏 阅读人次:6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