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以“三种境界”力戒“第三类”干部

辽宁省东港市大东街道办事处 王子宁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常工作中把领导干部分为三类:第一类,眼光敏锐,见微知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开展工作有板有眼,纵横捭阖,张弛有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第二类,工作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夜以继日,天天加班加点,虽然工作的预见性、敏感性不足,但问题暴露后,尚能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虽不能举重若轻而显得举轻若重,但“勤能补拙”,仍不失为勤政的干部。第三类,见事迟、反应慢,发现不了问题,出了问题后,或手足无措,或麻木不仁。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在201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给领导干部“提提醒”“压压担”。每一位领导干部当以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来学习理论,做到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力求最高境界,力戒成为“第三类”干部。

  理论学习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追求,崇尚志存高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学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将冷板凳坐热,才能静下心,杜绝浮躁,深入学问的钻研中。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太史公司马迁,隐忍而活,一坐十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史记》之言。若没有这坐得住的品格,又怎会有这流传至今的治学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困难前所未有。领导干部当坚决摒弃浮躁之气,练好本领,发扬“安专迷”精神,往深里、往心里、往实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组织需要的时候能够担当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的优秀领导干部。

  理论学习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坚持孜孜以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学习不是工作之余拿出书本看一看读一读,而是每天都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到:“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来到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的行李箱装满了书,无论每天多辛苦,他都坚持学习。上山放羊时他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每当休息时他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领导干部要发扬持之以恒的专攻精神,坚持下真功、下苦功、下“笨”功,真正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一种职责、一种追求、一种乐趣,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实践威力。

  理论学习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专注,力求融会贯通。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的时代课题,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包含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再好的理论也难以被吸收和消化。领导干部当学“庖丁解牛”,将贯穿其中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一一吃透,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反复实践,掌握客观规律,用好“指南针”,把好“方向盘”,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发布人:港城小姐妹 发布时间:2019-11-18 15:10 收藏 阅读人次:377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