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找准三“点” 让“中国之治”更有“情”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司法局 肖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系统勾勒了“中国之治”的成就、优势、经验和前景,准确回答了一系列原则性、方向性、制度性问题,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人民特盼”,足以为当前的世界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金钥匙”“活样板”。

  紧扣“国情”,划好“重点”。立足国情谈治理,既不能“张口子曰,闭口诗云”,更不能“言必称希腊,眼必看西方”。面对国内外波谲云诡的复杂局面,党中央之所以能带领人民推动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开辟历史性伟业,首要的就是能始终紧扣国情这个最大的“基点”,牢牢扎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保持“任尔东西南北”“我自岿然不动”的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创新转化,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正如,当前我们很多地方探索的村(社区)网格化治理,就没有盲目照搬其他国家以某一面积为单位“机械地”分割网格,而是充分考虑到本地村落布局、人口流动、行政单元等实际因素,充分调动乡贤、乡风等“乡土资源”,或“一村多网格”,或“多村一网格”,让网格真正“活”起来,以更好地凝聚社会力量、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治理效能。

  紧贴“民情”,摸清“痛点”。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人民立场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当前,社会治理领域越来越受到来自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球化等方面的耦合作用,需要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日益显现出高度的复合系统性。然而,情况越是复杂,越要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把“民情”视为“指挥棒”,把“民心”视为“定盘星”,把“民意”视为“试金石”,除痛点、疏堵点、克难点、出亮点。无论是“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乡呼县应、上下联动”,还是“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等“1号改革课题”,都是旨在通过赋权、下沉、增效,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回应人民关切,创新基层治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事实证明,只有紧紧与人民群众一道顺天应地、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才能化繁为简、变中求稳,收获“中国之治”的感天动地、欢天喜地、经天纬地。

  紧盯“技情”,巧借“亮点”。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开启“中国之治”的新序幕,未来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必将获得重大发展。如何发挥技术“亮点”,让治理改革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成了落实本次全会精神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例如,区块链技术正逐渐成为全球发展的战略新引擎,我们既要通过顶层设计避免科技创新带来的社会风险,更要学会“巧借”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东风,强化基础领域研究,占据创新制高点,用好区块链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大力发展“区块链+”民生、城市、政务,将新兴的技术手段与现代治理方式融合绑定,形成社会治理“闭环”,以“治理科技”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布人:wudoumi 发布时间:2019-11-21 14:13 收藏 阅读人次:2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