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用好“群众意见”这面“宝镜”

四川省旺苍县人民医院党办 李海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时下,个别干部害怕听群众提意见,尤其是在上级检查、考核、调研的时候,事先就给群众做好疏通、沟通工作,甚至把一些爱提意见的群众拒之门外。

  毋容置疑,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听不进群众意见、甚至“防民之口”的行为,是与我党的群众路线、服务宗旨背道而驰的错误行为;也是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故纠之、正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何以害怕群众提意见?无非是他道出了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指正了工作中的不足而点中了我们的“痛穴“。或者是在不该说的时候说了不该说的话,让干部们“丢了面子”“失了高分”“影响了政绩”。殊不知群众的“牢骚”恰恰是检验工作的一面镜子。我们的工作做实了,做到群众心里了,群众得到实惠了,群众自然会说“好听”的话,我们自然也就得到了“高分”。反之,我们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没有把为民谋福祉的工作落到实处,群众就会说些糙话、发发“牢骚”!因此,把群众的“牢骚”作为“风向标”,就能够准确判断出抉择的正误、工作的虚实、措施的好坏而明辨方向。

  有语云:“言为心声,语为人镜”,群众的意见就是群众的心声。人民群众是党的方针、政策最直接的体会者、见证者、实践者、受益者,因此,他们对存在的问题感受最深、看得最准、更接近事物的本真,也最有说服力。是发现真问题,及时调整策略、纠正错误的第一信号。是故,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当作检验工作的明鉴,认真听取,虚心接受,悉心研判,指导工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不仅如此,党员干部更应该放下架子,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带着感情真听意见、听真意见,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落到实处。

  无视群众意见的危害极大。《韩非子·喻老》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扁鹊曾三见蔡桓公,发现其病且日重,需速治。“寡人无疾”,桓公固执不听,月余,便病至骨髓一命呜呼。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截然。他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并善于纳谏,最终成就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何况一个人时间、精力、能力都有限,哪能做到博览群书、事必躬亲、永远正确。而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恰是弥补自我、修正自我的“宜官镜”。

  群众敢于提意见,群众愿意提意见;群众的意见有人听,恰恰才是风清气朗的政治生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最直接的体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必须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是故,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把群众意见作为“修正液”“助推剂”“加速度”。也只有聆听群众意见,才能听到真话、得到“真经”,不断纠正工作的偏差、做出正确地抉择;才能汇聚最广泛的群众智慧,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一年的工作即将结束。全年的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是不是受了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群众是检验的标准,都需要从群众口中得到答案。每个党员干部务必要耐心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善以群众意见为“镜”,“照”出工作的成败得失,“照”出群众的满意程度,“照”出民心的向聚悖离,“照“出前进的方向,助推事业加速度。
发布人:WCHG 发布时间:2019-11-25 14:43 收藏 阅读人次:2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