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常怀“感恩之心” 常行“报恩之举”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委组织部 黄开团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感恩,是立身做人的“基点”,是高尚人格的“源头”。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国家的“感恩节”。说实话,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西方国家那些节日并不是很“感冒”,唯独对这个“感恩节”还是喜欢的,因为我们中国社会一直就有“感恩”的优良传统,“知恩图报”更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动情地说过,“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所有人都要如此,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就更当如此,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常怀“感恩父母之心”,常行“孝敬父母之行”。古人云,“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教育我们长大成人。因此,我们都要感恩父母的无私付出,感恩父母的悉心养育,感恩父母的理解支持……不可否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大力支持,父母为了支持我们的事业作出了太多牺牲。当然,也得益于家人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了无牵挂、全神贯注干事创业的家庭环境。所以,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更应明白父母及家人是一生不变的“情缘”,我们都要感恩相亲相敬、理解支持、关心关爱我们的家人,常把父母及家人的殷切期望铭记于心,孝敬父母、善待家人,永葆头脑清醒、时刻严于律己,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矢志不移做一名让组织放心、亲人安心、群众舒心的好党员、好干部。

  常怀“感恩组织之心”,常行“为党尽责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党组织之于党员干部犹如沃土、灯塔、甘露,为党员干部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基础、指明正确方向、源源不断滋养。党员干部成长成才,固然离不开家人的理解支持和个人的拼搏奋斗,但更要依靠组织、永远依靠组织。如果没有组织长期的教育、培养、选拔和任用,不管我们本领有多高强,能力有多巨大,也终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施展、难有作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组织的一员,无时无刻不在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中。“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明白自己是组织的人,理应常怀“感恩组织之心”,感恩组织的培养与信任,正确对待组织、时刻感恩组织、绝对忠诚组织,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常行“为党尽责之行”,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多为党的事业着想、多替组织排忧解难、多给组织增光添彩。

  常怀“感恩人民之心”,常行“为民造福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吃水不忘挖井人,赏花不忘栽花人。”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常怀“感恩人民之心”,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常行“为民造福之行”,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全力以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饮水思源,其实我们每个人成长成才路上的点滴进步,虽是自己努力拼搏奋斗的结果,但始终离不开父母、家人、同事、师长、组织和社会的理解、关心、支持、指引、激励与鞭策。虽然我们的父母、家人、同事、师长、组织和社会并未要求我们“知恩图报”,但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我们,理应以“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之境,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

发布人:巧思妙构 发布时间:2019-11-28 10:52 收藏 阅读人次:4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