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干休所里最“抠门”的老兵

重庆市綦江区隆盛镇人民政府 徐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9年12月2日,央视发布一条名为“抠门老兵生前捐百万身后捐遗体”的视频引起人们强烈关注,阅读量达到300多万。这条视频讲的是解放战争中负伤的季华在干休所里是出了名的“抠门”,吃穿用度都按最低标准来,对自己近乎苛刻,但他一生却捐款近百万,去世后还捐献遗体,赢得网友广泛好评。

  “抠”家人,“抠”给学生。“家中的摆设都还是80年代初的原样,几乎所有家具都用了30多年”,“孙女来,他一分钱都不给”,“留给子女的只有两本书,一本《靖东小草》,一本《夕阳随笔》”……这是大家对季华老人的评价,他在干休所里是出了名的节俭。季华老人节俭并不是为了给子女留下一笔财富,而是因为他放心不下家乡的贫困学生,每年都向斜桥中学捐款,资助贫困生,奖励优秀教师,每一次都是“偷偷去,悄悄回”,直到去世前大家才知道他把钱都用在了哪里。“如果子女有出息,我留钱给他们干什么?如果子女没出息,我留钱给他们又能干什么?”。舍小家为大家,不求回报,一生都是心系他人,都在想着如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无私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抠”生前,“抠”给家乡。“写个东西都是用药盒子写,不买纸”“背包角都磨碎了,他也不换”“我来了35年,没看到他穿新衣服”……季华老人当然也可以选择在干休所颐养天年,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允许他这么做。身后还有家乡,建设家乡是自己的责任,他不允许自己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季华老人捐出24万元抚恤金作为特殊党费去建设家乡,帮助家乡困难群众。成立助学基金,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节俭一生的季华老人说他一辈子都为自己是名共产党员而自豪,在弥留之际他嘱咐子女拿来纸笔,将“我是党员”这句话写了两遍,他用一生去践行对党的誓言,对人民的承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像季华老人一样心系群众,舍己为人,或许我们做不到这般的无私,但我们至少可以保持一颗热忱的心,牢记初心使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他人。

  “抠”身后,“抠”给社会。“不要过度抢救我,要为国家节约医疗资源”“把有用的东西记下来,虽绵薄之力,也可以点点滴滴影响后人”“想来想去,我最后还可以把遗体捐献出来,留给社会利用”……人都追求落叶归根,但季华老人在最后一刻想的却是“我还能为社会做什么?”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把遗体捐给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自己过得好的人,不做造粪的机器、挂衣服的架子、活着的死人。生前有邻居问他“你老季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干什么呢,你省给谁?”季华老人一笑了之,没有回答。生活的节俭是为了精神的富有,他说要把这种精神留给社会,传给后人。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季华老人就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默默无闻地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担当,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在这个“利己主义”逐渐抬头的大环境下,季华老人给我们上了一课,深入灵魂,直击要害。
发布人:隆盛小伙 发布时间:2019-12-3 13:44 收藏 阅读人次:1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