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三问“农民院士”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委组织部 张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人民大会堂推销土豆,收1500个农民学生,无偿送出10亿专利的64岁“农民院士”朱有勇火了!11月2日,他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成为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最美奋斗者”之一,成为无数人心中访谈的对象。

  @朱有勇院士:听说你当初上农业大学以为就是学“种地”的,你有想过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此时的朱院士提到了他的硕士生导师问他的那个问题:“回顾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依赖农药的时间没有超过100年,过去没有农药的时候,是怎么控制病虫害的?”当了22年农民,又学了几年“种地”的他,没想到竟卡在了看似常识的“种地”问题上。“种地”也能种出名堂,也能另辟蹊径结硕果。一想到原来下乡期间每年稻瘟病发作时,短短几天水稻死一大片,老百姓急得一天打两遍农药,这种治标不治本、病急乱投医的情形,愈发让他体会到种地的艰难,种地也是一门科学。自此,在国内外同行都在攻关新型农药、抢出成果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一条最难走、也最难出成果的路: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不使用农药,就能帮农民把病害控制下来?经过14年的艰辛探索、20多年的苦心孤诣,他终于找到了水稻的品种搭配规律,解决了控制稻瘟病这一世界难题,并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国际稻米研究一等奖。

  @朱有勇院士:你想过有一天会再回农村当农民,并且是在“民族直过区”当一名“职业农民”吗?这时的朱院士感慨万千,他说:“归根结底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所以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年初2月,他自己研究的冬季马铃薯获得丰收,让澜沧县成为最早上市的马铃薯产区之一,不愁没销路、更不愁卖个好价钱;他用“林下种植三七”技术培植的三七,在当地广袤的松林里长势良好。他把这些价值数亿元、凝聚多年心血的科研成果,免费让给了当地贫困百姓!说到他的扶贫历程——光吆喝是没有用的,扶贫要扶智,更要先扶志!他带着一群人扛着锄头四处选址,在村里租了一块地亲自种马铃薯。“打榜”无疑是成功的,看到马铃薯丰收后,当地村民有了盼头,他开了马铃薯种植培训班,手把手地教种植技术。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来种地了,靠种地脱了贫。为了保证村民脱贫不返贫,他和团队又开设冬早蔬菜、种茶、林业、猪牛养殖等24个技能班,培养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一切看似那么顺其自然,其实过程并不简单。

  @朱有勇院士:你想过有一天你会当一名推销员,而且是在人民大会堂推销土豆的“顶级推销员”吗?和蔼的朱院士热情洋溢地谈起了他的驻村感受。刚到村时,看到如此富饶的土地上却生存着如此穷困的人口,他深深自责:“老百姓享受不到你的研究成果,作为院士,这就是失职!”驻村扶贫四年,使他早已成为澜沧寨子的一员,“现在我每天早上出去跑步,村里的狗也不冲我乱叫了,有时候还有几个狗狗尾随着我一起跑”。让他倍感温馨的是,每天晨跑回来,他的门上总挂着煮熟的鸡蛋、玉米、红薯等早点。这样的乡亲,这样的情感,难怪他感动地说:“我受到这样的厚待,就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把我们的技术好好教给他们,让他们富起来,日子好起来,回报他们的爱!”他只是一个科学家,却难抑乡情,义无反顾地为当地做起了推销员,在2018年两会现场直播卖土豆。思想不停歇,脚下不停步,他又联合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办农村电子商务班,帮助农民把最新鲜的农产品,直接卖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里,他也成了时髦的“老网民”。

  身上有土、脚下有泥。“我自己是农民出身,我也一直是一个农民。”原本以为只是学“种地”的他,却在土地里种出了“金疙瘩”,把科技论文写在土地里,成为新时代“职业农民”“农民院士”。不计得失,倾注深情,热爱天职,深爱群众,“脚踏大地”就能“仰望星空”!
发布人:じ☆ve灥惢灥意 发布时间:2019-12-4 10:05 收藏 阅读人次:3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