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脱贫要“输血”更需主动“造血”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布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基层调研发现,有的地区驻村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走偏,驻村干部干得很辛苦,成效也很突出,但村干部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在村庄事务中有边缘化的趋势。比如有的贫困村,随着驻村干部的入驻带来的资金、项目、技术而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也纷纷得以脱贫,然而当扶贫干部离开后,村上因为缺少外来“血液”的输入,继而返贫亦或陷入难以继续发展的瓶颈中。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扶贫亦是如此。扶贫干部带来的资源能够帮助贫困地区改变现状,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升级、达到技术的扶持、给予资金的帮扶,然而这些只是脱贫的外力,实现真正脱贫,需要的还是贫困户发挥其脱贫愿望的内在动力,继而主动积极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及村组干部的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争取扶贫政策并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在现有的基础上拓展当地发展的路子。

  只有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脱贫攻坚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贫困村的脱贫工作才不会因为扶贫干部的出现和离开而“昙花一现”。要充分实现“造血”功能,就需要我们的村组干部有“主人公意识”,不当甩手掌柜,不隔岸观火,而是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向驻村干部学政策、积极向专家学技术、主动创新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只有村主干部发挥自身能动性,愿意主动“造血”,才能够带动村民积极开拓,找出适合自身村发展的路子,通过不断谋划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带领和团结群众,才能够实现脱贫奔小康。

  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带来的“输血”扶贫犹如推着马车上坡;而村组干部的“造血式”扶贫却犹如电动装置能够主动快速上坡。扶贫如若停留在原地,就会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因为“中途”的沉睡,而与成功擦肩而过。脱贫攻坚停滞不前将会被时代的快速发展再次带入贫困境地,我们的村组干部只有认识到自身主观作用的重要性,并坚持主动作为、敢于挑战困难、敢于啃硬骨头,向着困难前行,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才能够真正实现脱贫,让群众走向小康之路。 

发布人:布衣无言 发布时间:2019-12-4 15:01 收藏 阅读人次:2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