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基层治理要防止“空转”制度“打滑”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委办公室 陈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任务命题。经过六年时间完善和打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致力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力求“中国之治”全面深化改革显著优势成果转化。

  然而,基层治理阵地“空心”、机制体制内容“空洞”、公仆情怀民位“空缺”、执行效力行动“空泛”带来的问题频频“抬头”,苗头性倾向性危害抵制不力,使得中央精神在“上传下达”中“空转”,让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互相推诿扯皮中“空转”,让改革在人力物力财力的虚耗中“空转”。笔者认为,要让基层治理协调各方良性互动、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多措并举为彰显治理效能“加速度”。

  组织建设要“施重点”顺架构,防止阵地“空心”。要充分发挥“中国之治”优势,组织建设必须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并将其贯穿治理全过程,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引、育、选、用、励”成长路径、行之有效的队伍建设指导策略,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改革良好态势。基层治理主体,包括部门、职能、人员呈“倒金字塔”结构,“上面千条线”对应“下面一根针”,要破除沉疴积弊,就必须厘清组织架构、优化部门职能、精简个性指标等。一方面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规范合理调整职能建设,探索和挖掘“网格化”管理,破除“一刀切”制度壁垒。另一方面,建立由致富能手、返乡大学毕业生、乡土人才、退伍军人等组成的人才信息库,常态化开展“定人、定时、定岗、定点、定责”基层管理模式,锻造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队伍组织。

  领导干部要“俯下身”抓典型,防止内容“空洞”。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第一,基层治理模式必须要以科学理论为引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厚植党的理论优势和政治优势,发挥“头雁效应”,开创干事创业新气象。第二,“实打实”贯彻落实基层治理制度,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结合优势,运用互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丰富治理体系“典型案例库”,为发挥治理能力现代化“添动能”。第三,既“谋一时”又“谋一域”,合理配置资源精准“靶向施策”,优化“集聚效应”,特别是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可持续发展内容,要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切实为基层事业齐头并进找到“落点”。 

  基层党员要“挑担子”作表率,防止民位“空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完善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主人翁”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畅通拓宽民情反映渠道,跟踪问效、狠抓反馈落实,杜绝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要始终践行公仆情怀,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于人民,把握好共建共治共享“最大公约数”寻求民生服务“最大合力”。与此同时,基层党员要把调研作为察民情解民忧的重要渠道,时刻检视自身是否以问题为鲜明导向,能否“沉下去”“接地气”把解决问题、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要以“高质量、严要求、全覆盖”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守初心、担使命,永葆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常怀惕厉之心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见贤思齐、奋斗以成,发挥先锋模范“磁场效应”。

  巡回指导要“下猛药”强监督,防止行动“空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巡回指导工作也在常态化开展跟踪问效、“回头看”专项整治工作。一方面,巡回指导要开放“设计、部署、推动”环节,特别要将监督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效能。要结合实际构建监督体系,使程序透明、规范量化,完善执行环节,形成“走访、办理、督办、反馈、考核、奖惩”制约有效、权威高效的制度体系,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具体环节可行可操作,形成执行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变“粗放看管”到“高端对接”,要破除过度留痕“变相抬头”,杜绝“走程序”“一阵风”监督指导,就必须“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注重源头治理,把问题留在“趋势”“萌芽”阶段;把严“督”实“导”贯穿始终,与基层治理主体协调联动,不留“死角”,提升制度治理“整体效应”。
发布人:不忘初心的mirror 发布时间:2019-12-5 09:32 收藏 阅读人次:4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