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听! 这是“农民院士”奋斗的“脚步声”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水利局 万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他是农民的孩子,一辈子都在与农民打交道。他勇于探索冷门研究领域,在田里忘寝废食,将研究出的成果累计推广到3亿多亩。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人民装在心里”。他就是人民大会堂上推销土豆,收1500个农民学生,10亿专利无偿送出的“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敢坐冷板凳,勇于突破冷门研究领域,走了一条最难走、也最难出成果的控制稻瘟的科研之路。朱有勇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没有想到研究生期间导师的一个问题彻底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更改变了他一生。他探索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在试验田中整整奋斗了7年但依旧没有得到答案,当时朱有勇就带着困惑远赴悉尼大学求学探索水稻抗性基因分布规律。人类的智慧是从“问号”开始的,正是因为有了导师段永嘉先生的“一道不会回答的考题”,让朱有勇一直在走,一直在探索,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带着疑问,开展了近千次的试验研究。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用拼搏的汗水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敢于啃“硬骨头”,多走基层,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最终困难都会一一被解决。基层干部应向“农民教授”学习,树立一颗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坚强心理,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最终才能走出一条“不平凡”的为人民服务之路。

  国外条件再优越,也是为他人办事,走在祖国田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朱有勇院士从悉尼大学求学后,已在分子植物病理学中研究出一片成果天地,当时的他可以在澳大利亚有很好的工作和优厚的生活条件,他导师也希望他留在澳大利亚从事科研工作,然而朱有勇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国家,即时在那里做得再多再好,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回到自己的祖国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比在国外更多、更好、更有意义的事,来报效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于是他回国与同事们一同从事稻瘟病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潜心专研,朱有勇团队掌握了生物多样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为了能够把复杂的机理简单化,让老百姓易懂,他们把生物多样性抗病害的机理编制成了老百姓能听懂的顺口溜,无论何时,朱有勇的研究从未离开过土地,他说“搞农业的就应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得在田间地头干活,和农民土地打交道”。这样感人的科研精神,这样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值得每一位基层青年干部学习,只有把“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中,以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勇敢追梦,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对自己从事的行业矜矜业业,无怨无悔,脚上发力,走出非凡人生。

  农民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让老百姓享受到他的研究成果,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离开他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加入“扶贫大军”。60多岁的他扛起锄头,与老百姓深入交流。扶贫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把科技扶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贫困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农民教授”用自己的双脚扎根在农田间,挽起裤角赤着双脚一脚水一脚泥地在田地间为农民种植示范,跟农民和基层干部推心置腹地促膝长谈,手把手地培训农户和基层干部,视农民为自己的家人。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应积极争做群众的知心人,把为人民服务刻在心里,映在脑子里,一步一个脚印,发扬“农民院士”的“无架子”精神,从心底里对农民兄弟好,走出一条奋斗并快乐的扶贫之路。

  “农民院士”奋斗的“脚步声”中有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有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有真心为群众着想的“无我”精神……听,这就是时代楷模的声音,让我们以楷模为方向,筑梦前行,勇做新时代奋斗的追梦人。
发布人:小小伦伦 发布时间:2019-12-6 13:55 收藏 阅读人次:238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