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问渠”愿有新风来 不着“三子”落“窠臼”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融媒体中心 熊林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前段时间,我在忙于筹备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时候,结合当前工作,灵机一动写出了《民主生活会的“热锅子”“油辣子”“汗巾子”》,受到了大家的喜欢,我受宠若惊。正如高智德老师在《“三子”缘何在共产党员网引“热议”》中所说,笔友们以“三子”连发立意行文,从不同角度阐释观点,表达思想情感,相继推出《为民服务的“心窝子”“汗珠子”“口条子”》《头等大事要“用脑子”“沉身子”“甩膀子”》《组工干部的“笔杆子”“水杯子”“泥腿子”》等优秀作品,可谓精彩纷呈、妙语连珠,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意犹未尽。这是对于新文风的肯定,也是对众多基层工作人员的肯定。随着“三子”文越来越多,我不由得又有些担心起来,生怕一些刚接触文章写作的新同志落入“三子”文的窠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子”虽好,局限不少。文章应该有勃勃生机,而“标语思维”无疑是创新的桎梏。特别是刚接触写作的同志,如果学写作的时候以此为标杆,就容易就失去了对生活本身的感悟,产生标语式的空话,影响自主创造的动力。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来看,“真”的表达才能成为丰富思想的载体。我不由得想起了孔子所言的“述而不作”的理念便出于对“套路限制思维”的考虑。虽然孔子最后编订《春秋》时强调“微言大义”而有损于“真义”,但他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所以《论语》记载的儒家思想至今读来新鲜可人,就在于它的内容所记载的“即时即事即情即景”的鲜活感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好文章,当多读多练,特别是要不断经受各种文风的锤炼和洗涤,而不是落于窠臼和套路。《文心雕龙》有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引申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写文章更是如此。“三子”写法属于一种议论文的运笔的小技巧,这种手法虽说不错,但也有很多局限性。当“三子”被大家磨透,自然新意不在,就会成为窠臼。唯有通过多写多练,在不同风格的写作中多些感悟,才能在写作中不断创新,凝练出新的“火花”。

  东风浩荡满眼春,只争朝夕启新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风是作者思想作风和语言文字修养在文章中的反映,它和时代精神、社会风气紧密相关,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形势需要新文风,如果讲话发言总是老调重弹,听的人就会心生厌烦,出文发文若是“故伎重演”,工作就容易陷入一潭死水的困境。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推陈出新、破旧立新,只有解放思想、革故鼎新才能在事业上破除旧形式,开创新局面。我相信随着“三子”文成为窠臼之后,将会在创新中产生更多好的文体和新的文风,开创更多新的“文面”。
发布人:追光的小熊猫 发布时间:2019-12-18 14:49 收藏 阅读人次:6790

回复

1小清新的星发布时间:2019-12-18 16:04


三子虽好,可不要贪杯呀

引用 回复

2姜黧发布时间:2019-12-19 09:25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老师!

引用 回复

3勇敢的昊发布时间:2019-12-19 09:20

在学习优秀文章的同时,从模仿到创新,过程艰难,找准自己的行文风格,属实要下一番功夫。

引用 回复

412371网友1jvf50发布时间:2019-12-19 10:01


东风浩荡满眼春,只争朝夕启新程。

引用 回复

5好客筵宾发布时间:2019-12-19 14:34

说得好,给老师点个赞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