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扶贫路上多点“李佳琦”

山东省莒南县委组织部 徐涵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今年双十二,淘宝“直播一哥”李佳琦一同开了一场扶贫公益直播,为贫困地区卖农产品,几分钟卖空了40万斤大米,5万罐核桃,12万袋燕麦面,预计带动三地1114户贫困户增收439万元。

  如今,直播扶贫已经不是新鲜事,“县长变主播”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安徽砀山“网红县长”朱明春4次上淘宝直播推介农产品,销售额达257万元,江西寻乌“美女副县长”米雅娜直播卖百香果,2个半小时售空2万多斤,除领导干部亲自上阵“带货”外,不少普通农民也把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阿里巴巴探索出来的“互联网+脱贫”模式,作为中国脱贫经验之一被写入外交部发布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并向世界推广。

  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是没有好特产,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因为没有流量而没有销量。笔者家乡盛产水果,常年可见一到集中上市时节,马路边就会密密麻麻坐满摆摊的果农,几十家同时招揽顾客,等待过路车辆随机停下购买,既耗时耗力,还卖不出好价钱。传统的线下批发零售方式,销售范围相对较小,价格拉不开差距,而且大部分利润在批发商手中,但网络电商的出现,特别是直播的兴起,让需要帮扶的农村地区跟市场、跟消费者产生直接的对接,建起“直供直销”的新链路,既让消费者直观看到优质的产品,以满意的价格达成交易,破除信息不对称的屏障,又能短时间大幅度带动农产品销量,拓宽销售范围,解决销售难、储存难问题,还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增加了经济收入和就业岗位,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

  直播扶贫虽然优点多多,但仍有很多地区至今没敢迈出第一步,其面临的最大门槛就是观念的保守,不敢试不愿试嫌费事。在这方面,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必须开阔思维,带头探索,鼓励尝试。对大多数初涉直播的人来说,如何打开局面是关键,而政府部门的力量总比普通农民单打独斗大得多,通过结合招商引资、产品推介等方式,组织策划相关直播活动,领导干部“走下神坛”亲自上阵为产品背书,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予以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多管齐下“吸粉”,才能助推农产品上行,出村进城。

  尽管直播扶贫遍地开花,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网红”。如果直播中没有足够的能力“固粉”,也很难达到预期收益,这就对主播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大要求。上文中提到的网红县长朱明春、米雅娜,都是国家选派的扶贫干部,能力强,口才好,反应快,甚至有过媒体从业经验,但领导干部不可能将直播变为职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农民主播至关重要。当前,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施“村播计划”,挖掘并培育做电商的新农人,让他们自己来为自己的产品代言,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这才是让扶贫直播红火的长久之道。

  此外,一次直播扶贫能不能带来“回头客”,也需要引起重视。直播只是打开市场的一种手段,扶贫更不是一次性公益,要想实现农产品的可持续销售和贫困户的稳定脱贫,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以往农产品都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自产自销,缺乏质量认证和统一标准,品控能力弱,面对网上的大规模订单,往往会出现品质不过关的“翻车”现象,口碑不好无异于“自掘长城”,因此要以直播助推整合农产品的产、供、销新链条,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增加品牌溢价,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输血”到“造血”,才能为贫困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要想富,先修路。”过去我们修的是有形的公路,如今我们搭建的是无形的“网路”。扶贫路上,希望能再多些“李佳琦”、多些“网红县长”、多些“最强带货王”,让直播在助力扶贫中能有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人:好客筵宾 发布时间:2019-12-19 09:15 收藏 阅读人次:5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