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基层干部要做“贴心人、明白人、领路人”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委组织部 王典坤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期,自熊林海老师发表的《民主生活会的“热锅子”“油辣子”“汗巾子”》设下“三子”宴,张立锐老师在《为民服务的“心窝子”“汗珠子”“口条子”》文尾发出“请帖”之后,各地老师纷纷拿出佳作,携“子”会友,共赴“文汇之约”,给党网的各位读者带来了一场别样的“文化盛宴”。最近,看了各位老师的作品,感触良多,受各位老师作品启发,临近年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给大家几点心得体会。

  基层干部要会“俯身子”,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干部作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基层干部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落实成效。近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已经成为基层干部的切身体会,所以基层干部会写文字材料、会报数据表格还远远不够,基层干部想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放下身段、不摆官架,俯下身子,真心为民。要学会群众语言,要把话说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群众一听就明白,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消除和群众之间的交流障碍,既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说好党的政策方针的理论话,又要说好通俗易懂的平常话。当然,会说话还远远不够,还要给群众办实事,让工作往群众心里走,往实里走,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方针政策也会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基层干部要会“摸底子”,做开展工作的“明白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由于基层工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复杂性,如果一味地“纸上谈兵”,其工作的发展和结果自然会存在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因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才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因此,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前,不能一意孤行、盲目行事,要学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问题进行“摸底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要主动去调研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并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情况弄清楚了,问题弄明白了,开展工作便有了有力支撑,方向自然也不会错,结果也不会差。

  基层干部要会“想法子”,做攻坚克难的“领路人”。基层工作之所以难,是因为群众的需求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并且基层条件匮乏,不具备城市中良好的资源和社会环境。所以,很多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可能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上级文件写的很明白,但却不知道怎么干;或是落实过程中有人支持又有人反对,无从下手;抑或是文件落实完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等一系列问题。铁人王进喜曾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觉得这句话很适合基层工作。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很多时候没有成型的条件,基层干部就要会“想法子”,既要协同相关部门和人员凝聚力量和智慧,多联络各方资源,为开展工作做好前期工作;还要做好群众工作,准确抓住群众的心理,贴合绝大多数群众需求,根据实际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不要拖泥带水,更不要畏首畏尾,以实际行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这样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将基层工作落得扎实,并树立起良好形象。
发布人:萧然1995 发布时间:2019-12-31 13:54 收藏 阅读人次:9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