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初心·使命”大家谈·学习心得

走访慰问不能“一走了之”

江西省奉新县上富镇干部 洪蒨蒨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双节”走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传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的重要方式。

  然而,有的领导干部把走访慰问当作“例行任务”来完成,送上米、油等慰问品,拍个照,寒暄几句“备用语”,媒体播一播、简讯发一发,走了一遍程序后,就打道回府,“一走了之”。显然,如此“走过场”式的走访慰问并没有把温暖真正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毕竟,与度过寒冬和年关相比,困难群众更需要一个能长效保暖的“保温瓶”,用于长长久久的“暖心”。那么怎样才能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带走“疑难杂症”。走访慰问要摆脱“就近就便”的“套路”,走访慰问真正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困难群众,要俯下身子,多点“仆人”意识,陪他们做顿饭,给他们叠次被,帮他们打桶水……倾听他们的心声,把他们的“抱怨”“渴望”“积结点”梳理出来,能当场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带回单位落实并进行销号管理。

  留下“治'病'良方”。走访慰问对象因身份、家庭状况不同,需求也不尽相同。走访慰问要突出问题导向,不能“一视同仁”。走访慰问之前,要摸清困难群众的需求,实现精准帮扶。倘若他们需要物资帮扶,就给他们送去一些棉被、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缓解个别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倘若他们缺的是致富的“门路”,就要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谋划来年家庭增收的思路,力所能及地协调解决遇到的“瓶颈”,增强困难群众自身“造血”功能;有些老党员、老干部可能需要的只是精神关怀和激励,要尽可能为他们量身定做关爱“大礼包”。

  常“回家看看。走访慰问不能止于“临时走访”,要常来常往,把功夫下在平时,久久为功。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走访对象当成家人,留下联系电话,关心困难家庭子女的学业情况、病人身体的康复情况、就业增收情况进行定期“追踪”,经常走动走动,常“回家”看一看,号准贫困“脉象”,让困难群众在“常来常往”中得到实惠、感受到温暖。

发布人:12371网友mz9w0l 发布时间:2020-1-4 14:56 收藏 阅读人次:27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