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初心·使命”大家谈·学习心得

“年味儿”是妈妈的浆水面

四川省射洪市委组织部 汪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西北,面食是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更是大家最为喜爱的美食之一,它口感筋韧,面香浓郁,营养养胃,食用干拌、汤面均可。在我们国家,较为出名的面有兰州拉面、重庆小面、河南烩面、山西油泼面、陕西的裤带面、安徽板面等等,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风味,但西北老家的浆水面永远是我的“最爱的味儿”!

  查阅资料发现,“浆水是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相传始于秦朝末年,是用油菜、包菜、芹菜、曲曲菜、萝卜、土豆、黄豆芽等为原料,在沸水里烫过后,拌以少量面粉,加温水,酵母发酵而成”,对浆水有了明确的定义。

  走南闯北十多年后在外定居,虽然现在交通物流发达,在外地也可以在超市买到浆水,在家吃面也很多,但妈妈手中那碗“面”总是让人无比思念。每次回老家,总能闻到一种熟悉的味道,总能看到一碗热气腾腾的浆水面,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感动,一份乡愁!

  儿时过年,总能看到在妈妈晚上做浆水忙碌的样子,准备好排队在大棚里买的芹菜,搬出地窖里珍藏的冬菜(卷心菜、胡萝卜、洋芋),打上一盆水把菜洗干净,而后芹菜切段,卷心菜切成筷子般粗条,胡萝卜切丝,下锅用沸水烫过,倒入有老酸菜的缸里面,加上少许面粉,搅拌后加温水,最后盖上盖子,用厚厚的棉被给大缸穿上保温的外衣,再经过几天的发酵,一大缸浆水就算做成了。流程看似简单,但是需要把握好火候才能出“精品”。

  作为地道的西北人,在年前总是要做上一缸浆水,为过春节做好准备。时至今日总有一些场景印刻心中,父辈们一道凉盘,几个豌豆、花生,就开始划拳喝酒,在酒过三巡后,香飘四溢的浆水面总是妈妈给这些酒客的醒酒汤,然后再配上油泼辣子,小葱咸菜,既解酒也养胃!有时候还要放上佐料炒上一盘,色香味俱全,味道简直是“美得很”!

  一碗好吃的浆水面,一是看浆水,二是看面条。浆水看火侯,把葱蒜切片,放少许油加热放入切好的葱蒜炝炒,加入浆水煮沸,出锅备用,与之劲道手擀面是最好搭配。手擀面是否劲道,关键要看“功夫”是否到位。面粉选择黄土高原上种植的冬小麦,它日照时间长,面粉有质感。依稀记得母亲在案板上和面的样子,一手加水一手和面,另加少许盐,把面粉和成絮状,然后开始揉面成团。或许是家里案板高的原因,母亲总是要垫脚揉面团子,总是一边哼着歌,一边垫脚用力揉压面团,后来才知道垫脚是为了让身体的力量集中在面团上。揉好面,压成饼状,撒上干面粉,用一米长的擀面杖在面饼上滚动,待面团变薄面积变大,把面卷在擀面杖上,反复滚动卷压………看到母亲额头上出现汗珠时,面就成了!然后折叠切丝,刀工也是西北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细的宽的长的短的……一张面皮的出炉,带着智慧的汗水和认真的态度,体现的是父辈们对美好生活向往!

  一切就绪,在灶头点火烧水的我已垂涎三尺,就等面下锅,在经过三次加水锅盖下溢出白沫,说明面就好了。之后,弟弟摆好桌子,放上油辣子、咸菜、大瓣蒜,一家人坐在桌上,虽然没有欢歌笑语(小时候吃饭大人要求小孩),但吃饭时发出的“呲呲”的声音,总是那么静谧安详和谐,却激励人不断向上,追求卓越。

  已过而立之年,吃过妈妈的浆水面却另有一番滋味,新时代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但那种奋斗精神永远存在。父辈们辛苦劳作让面粉饱满,做面态度让面条劲道,油泼辣子的颜色让日子红火,白中透绿的小葱让生活充实。一碗“浆水面”里面的温度、力度、深度、厚度,反映出是一个中国人做人、做事最纯朴优秀的品质,是父辈们留给我们的最好财产,始终伴随一生,影响一生,并将源远流长!
发布人:逆转的鱼有信仰 发布时间:2020-1-16 16:28 收藏 阅读人次:309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