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莫让基层成为调研“戏精”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委组织部 刘波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里写道: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基层却有许多“难言之隐”,多是谈“调研”色变。有的地方衍生出一系列“走马观花式”调研,基层“表演性”被调研的现象,领导干部看不到真东西、了解不到真情况,不仅达不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预期,还无形中加重了基层负担,助长了形式主义之风。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对“说教式”调研、“指点式”调研青睐有加;有的领导干部在下基层调研之前往往是提前下发文件、出通知、打电话,以便下级单位有充裕时间“彩排”筹备。基层经过“精心编排”,调研线路被预先设计好,受访的“群众”被精心挑选好,甚至“台词”也事先准备好,如此一来,领导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好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包装”过的,提出的对策建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事实证明,这种“表演”式调研既不能有效破解基层难题,也寒了基层群众期盼之心。事实上,要让调研“从实里来到实里去”,领导干部既要“身入”更要“心至”,坚持“一竿子插到底”,主动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沉下身子接地气、静下心来解剖麻雀,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才能把点子出好、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调研的过程成为暖民心、惠民生的过程。

  同时,领导干部要端正“低调”作风,不搞风风火火“一窝蜂”式调研,多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赴现场”的方式,实实在在察实情、访民情、听真情、找差距、查短板,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协调解决问题,做到“悄悄的来”“悄悄的去”,真正迈开步子、甩开袖子、打开本子进行实打实的调研,让调研真正成为体察民情、洞悉民意、了解实情、引导决策的“窗口”。

  调研传家宝,只有用好了才是“真宝”,领导干部要下足“绣花功”,既要调查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要研究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金点子”“千金方”,让调研成为服务人民的“利器”。
发布人:学不可以已 发布时间:2020-2-2 14:11 收藏 阅读人次:3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