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锻”科研“利器”铸守护生命的“国之重器”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融媒体中心 熊林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他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运用好科研“利器”来夺取战“疫”的最终胜利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时间之中,科技的力量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彰显,我们必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奋力锻造科研“利器”,让其成为守护生命安全领域的“国之重器”。

  锻造科研“利器”铸就守护生命的“国之重器”,需“跨领域”凝心聚力。从大数据疫情分析,到红外人体温度快速筛查仪,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设,到5G通讯支持的跨地区医疗支持,从超算中心进行靶点探寻、新药筛选,到疫苗的攻关研发……每一项针对疫情防控的最新研发,每一个科技成果的成功运用,既让我们触摸到广大科技人员在特殊时期的非凡担当,也使我们不断增强打赢的信心和决心。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科技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有关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就取得了积极进展,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因此,未来我们更要加快“跨领域”凝心聚力,发挥好组织优势,从而构筑守护生命安全领域的科技优势。

  锻造科研“利器”铸就守护生命的“国之重器”,需“培根本”夯实基础。“欲致其高,必丰其基”。习总书记指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必须遵循总书记的要求,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我们还必须清醒认识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因此要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为科学研究从根本上固本培元,夯实基础。

  锻造科研“利器”铸就守护生命的“国之重器”,需“大力气”培养人才。在这次疫情中,八十多岁老院士钟南山,“逆行”抗疫;73岁的院士李兰娟每天只睡3小时,研发药物……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者不断砥砺前行,在科技前沿抗击疫情。“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铸造“国之重器”关键在人。我们必须不断培养、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坚定自信,潜心研究,鼓励他们在战“疫”之中不断创新,让他们进一步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光出彩。此外,我们还要落实好党和国家的人才政策,让创新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此我们要坚决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把更多自主权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把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让人才成为推动“国之重器”的不竭动力。

发布人:追光的小熊猫 发布时间:2020-3-3 13:59 收藏 阅读人次:367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