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这三年 怀揣幸福向远方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委组织部 李嘉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俯仰之间,选调之路已走过三个年头。从初出校门的青涩懵懂,到现在工作的熟悉规范;从初回绵州的孤独迷茫,到现在的理性平和。这三年,是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三年,亦是自我涅槃、热气腾腾的三年。

  心之所向处,素履以往之

  情之深处是故乡。回想三年前,自己正奔波在求职道路上的各种笔试、面试,既欣喜于拿到几个还不错的offer,又纠结于难以作出选择,是继续深造,还是留京北漂或者回川?“灵台无计逃神矢”,回顾震后在外多年的经历,审视自己内心真正的牵挂和渴望,让我逐渐明晰并坚定了方向,那就是回四川,回到那个生我养我育我需要我的地方。

  选调回川正当时。不仅是对家人的牵挂,对家乡深沉的爱,更是目睹家乡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后的明智抉择。5·12大地震,北川面目全非,家园摧毁、亲人离世,独属于11岁记忆里的血肉模糊,让我多年都不敢踏足遗址目睹曾经的伤痕。而今,震后回禹里老家翻山越岭4个小时、雷雨断路、遇雪封山的“擂禹路”变成了环堰塞湖隧道“七黑七白”式的30分钟;排排帐篷与板房、未倒的泥土房、木架房变成了白墙农舍、优质小区、木质角楼……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细微变化,让我看到今日四川发展前景远大,民生大幅改善,政治生活优良,正在步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和谐的新阶段。而这样的新阶段也为我们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好平台,选择回川,正当其时。

  奋斗者可敬,成事者有法

  不念过去,从容成长。从繁华的北京到偏远的小镇,从单纯轻松的校园生活到繁杂的基层工作,虽有做充分的思想准备,但镇上荒凉的色调、报道当天彻夜的加班、有劲无处使的迷茫状态还是成功吸引了我的泪水。然而,哭解决不了问题,从一个理科生到党政办工作者,转身份、转心态、学会深入群众是面对新环境要做的第一件事。开始顶着炎日下村摸底、入户走访,利用下班时间1个月内走遍雎水镇11个村(社区),2个月内走遍省级贫困村白河村每一户贫困
户……学习承接收发文、党员管理、远程教育、农民夜校等各项工作……一次次走村入户,一次次伏案加班,一步步深入群众,一步步熟悉工作,终于从初时的手忙脚乱、文件内容赘述,到后来工作应对自如、有条不紊,基层见证了我的成长。

  学思践悟,锤炼提升。自以为当过学生干部就对举办活动轻车熟路,一个老干部入户走访活动方案被领导改了三四次后,才发现任何事不注重细节,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做的上不了台面。“大概”“差不多”的想法,会让自已漂浮在得过且过的荡漾大潮中,不得进步。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份材料当应慎思笃行,一审再审,确保细节出品质。作为一名公文新兵、职场菜鸟,经历着艰辛的学习模仿、锤炼提升之路,一份文件几易其稿、一条信息改了又改,熬夜写稿、反复推敲的场景历历在目。无论是公文写作还是活动承办,乃至最基础的收发文工作,种种经历都让我铭记“磨刀不误砍柴工”,并且要在工作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反复操练,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二者的相互结合,才能够促进工作的更好发展、学习上的更快进步。

  组织部的灯,照亮前行路

  实践锻炼,备受激励。深得组织关爱,我有幸到市委组织部参加了跟班学习,随后到区委组织部办公室、研究室、人才股进行挂职锻炼。“在组织部就是组工干部”,当我从乡镇到组织部,终于明白了那盏《组织部的灯》为何亮遍朋友圈引来无数人点赞,为何让“组工干部”这张本就亮眼的名片熠熠发光。从“组织部织什么布”的青葱懵懂,到“我是一名组工干部”的坚毅沉稳,从伏案耕耘时的华灯初上,到东方鱼肚白时的直奔会场,真真切切感受到那盏灯的伟大力量,感受到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埋头拉车、奋勇向前背后组工干部的情怀与坚守。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廉洁、忠诚担当,组织部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不畏将来,不忘初心。作为一名选调生,作为基层的“管培生”,组织对我们关爱有加、寄予厚望。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自当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公道正派的职业品性,磨砺业务精进的选调品质,涵养克己谨严的风骨品行,不畏将来、不忘初心、行稳致远,走出一条“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成长“事业线”。在复杂、繁琐且枯燥的基层工作中,坚定信念,忠诚信仰,不断积蓄力量,并且,永远充满梦想,永远积极向上,永远热泪盈眶!

发布人:璃雨一 发布时间:2020-3-26 09:03 收藏 阅读人次:3579

初审:邱莫 编辑:余元潇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