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脱贫攻坚要“对症下药”祛“顽疾”

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吕永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受疫情的影响,时间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面对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一线扶贫干部要善于当好“全科医生”,在精准“把脉”的基础上,针对脱贫攻坚中主要存在的“气虚”“贫血”“腿软”等病症,“对症下药”,祛除“顽疾”,带领群众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对“体虚”的,要及时“补气”。扶贫必先扶志,主要方法是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作为“医生”,对“体虚”的就要开出各种“药方”来“补气”。各级要在再部署、再动员的基础上,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派或补充到脱贫攻坚第一线,给基层增加“底气”。扶贫干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发动,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为脱贫攻坚扶植“正气”;要引导群众坚决克服“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坚决杜绝“等着扶、躺着要”的现象,全面形成“脱贫光彩、致富光荣”的良好“风气”;要充分激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足脱贫攻坚务求必胜的“勇气”。

  对“贫血”的,要侧重“造血”。剩余的脱贫攻坚对象大多处在自然资源匮乏、生产生活环境艰苦的地方,致富的自身条件严重不足,处于“贫血”状态。近几年“输血式”扶贫的力度不断加大,个别地方在扶贫中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可群众还是没能富起来,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贫困人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作为“医生”,脱贫攻坚要在“输血式、救济式”的基础上,侧重于增强扶贫对象自身的“造血”功能。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引导困难群众积极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建好产业合作社和产业扶贫“车间”,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让贫困群众持续提升致富技能,稳定增加经济收入,切实去掉“穷根”、摘掉“穷帽”。

  对“腿软”的,要坚决“补钙”。实践证明,“腿软”的主要原因就是“缺钙”,是不能行稳致远的。扶贫干部作为“医生”,要多开“补钙”的“药方”。要多给困难群众加油鼓劲,激发群众自身发展动力,杜绝“坐在门前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的现象,补足精神之“钙”。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对策,确保脱贫攻坚举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补足机制之“钙”。要加强技术支持和技能培训,让每名困难群众都能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授之以渔”,补足技能之“钙”。要帮助特困群众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补齐发展“短板”,以“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对重点扶持对象精准“滴灌”,以“开小灶”方式单独“补钙”。
发布人:关山雄鹰 发布时间:2020-3-31 09:01 收藏 阅读人次:2446

初审:奚雨 编辑:水见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