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把“希望种子”撒满大地送颗“定心丸”给人民

四川省简阳市雷家镇人民政府 王小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由于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暴发限制了劳动力的供应,促使全球市场大米和小麦等主粮价格上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开始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引发了全球对于粮食危机的担忧,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却真诚地表达了“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的看法,之所以能把这颗“定心丸”送给全国人民群众,来源于他把“希望种子”撒满大地、让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的科研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从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到超级杂交水稻,从常规水稻到海水稻,从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到亩产1000公斤……袁隆平一直情系三农、扎根农田,本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却一直在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忙碌,让粮食不再成为“奢侈品”,解决了亿万人的温饱之梦。3月23日举行的“三一工程”(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定了在湖南13个县(市、区)的攻关基地开展以第3代杂交水稻“托底”的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目标是两季总产达到每公顷18吨;由他领衔的耐盐碱水稻试验面积将扩大到10000亩,每亩目标产量在300公斤;2019年10月首次公开测产、试验田亩产达到1046.3公斤的第三代杂交水稻,预计将在今年4月10日收获种子。正是他在为人民群众粮食安全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体现自己的价值,把“希望种子”撒满大地,才有了我们不惧“粮荒”的勇气。

  种下科技兴农的“种子”。从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成功,从三系法杂交水稻到两系法杂交水稻,再到超级杂交水稻,从常规水稻到耐盐碱水稻,袁隆平在科学的道路上,一直不停地追寻着。他孜孜以求、一丝不苟地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而奋发努力,积极投身科技兴农实践,把科技兴农这颗“种子”撒满大地,让全新的水稻品种、全新的水稻种植技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等“遍地开花”。

  种下粮食安全的“种子”。从亩产700公斤到亩产1000公斤,从颗粒无收的盐碱地到亩产300公斤的海水稻,到亩产600公斤的耐盐碱超级杂交水稻“超优千号”,袁隆平一直在为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奔波,并以身作则为人民群众种下“希望种子”。他和他的助手们脚踏实地分析研讨,日复一日实验,汇聚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力量。即便现在已经90周岁,他依旧没有放弃梦想,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仍然是“下田”,实现了从“温饱梦是梦”到“温饱梦不是梦”的跨越,一句“我退休是不可能的”诠释了一个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2019年中国进口谷物1047万吨,出口276万吨,谷物净进口量占全国生产量和消费量的2%左右,进口主要是为了品种调剂。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全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这意味着库存可以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今年,小麦的苗情长势比上年好,甚至好于常年,一二类苗比例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夏粮丰收很有基础。这些都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粮食生产者种下的“希望种子”。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当前正值春天,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只有在春天备耕,才能收获夏粮的丰收。因此,广大人民群众要坚信,有一群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而把“希望种子”撒满大地的科研工作者、粮食生产者……他们种下的“种子”,将会给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一颗“不必担心粮荒”的“定心丸”。
发布人:王小强 发布时间:2020-4-10 07:34 收藏 阅读人次:2606

初审:姜桃 编辑:余元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