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基层减负松绑≠乱为 该做的事还是要走心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出江镇人民政府 刘万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在2019年“基层减负年”的基础上再一次对困扰基层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乱象给予全面整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给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同时,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让“想干事”的干部有舞台有事干,让“真能干”的干部干成事成大事。

  基层减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多面手”好干部。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人才的聚集,对知识的“含金”量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与时俱进地加强学习,还停留在过去的知识上吃“老本”,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在一些基层干部中,由于不加强学习,在解决人民群众的发展问题上,还停留在过去几年或十年前的政策上,给人民群众作解答时总是以“我认为怎么怎么样”“原来就是这样规定的”“不信你去问问上级部门”等等不着调的话应付了事。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各级部门都把惠民政策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公示,当人民群众通过网络搜索出最新文件规定时,当面进行质对,不但场面很尴尬,还会影响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新时代,当然会对党员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中央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为契机,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才尽可能多地熟知各项政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业务骨干,将“多面手”的干部形象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才是人民群众最值得信赖的好干部。

  基层减负是为了让管事的干部离群众更近一些。基层工作本身已经很“头疼”了,特别是对于乡(镇)、村“两级”的组织架构来说,一个乡(镇)或一个村(社区)要管理上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口。由于乡(镇)或村(社区)的工作人手严重不足,又面临“对上千条线、对下一要针”的实际情况,一人承担几项甚至十几项工作,又要按各个部门要求加入“微信群”“QQ群”十来个,并且有些部门为了刷“存在感”,动不动就发一些不关紧要的“通知”要求大家回复,不回复“收到”还会被点名通报,这到底为了哪般?基层干部没时间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实地开展工作,上报的数据或图片未必都能反映出真相,更不能说明问题的真实性,这样的“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乱象应加以扼制,让真正能管事能解决问题的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难题,不但能让干部面对面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还能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在行动上,拉近群众与干部之间距离的同时,上级部门收集的数据也真实,解决的问题也实在,人民群众也得到了实惠,基层一线的干部也不至于那么忙乱,自然也会让基层少一些“纸上谈兵”式的“少年白”干部。

  基层减负是为了让干部有更多的干事成事舞台。“领导领导,引领指导;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这不仅是党的一贯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情期盼,党员干部在服务人民群众中还要一以贯之。让“真想干”“真能干”的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和推动社区发展治理的工作中大显身手、施展才华,以实绩证明能力,以群众的口碑代替组织上颁发“奖杯”,人民群众自然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作为党员干部,在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工作中,要根据工作要求和基层实际情况,敢于到基层沉下身子真抓实干,结合新发展理念敢于探索创新,大胆闯出一条符合当地人民群众发展的路子。同时,在“真想干”中要付诸于行动,看准的事或选好的项目,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推进,坚持到底,哪怕因为职务升迁或工作岗位调动,也要做好工作推进上的“交接棒”,并且还要经常“回头”看看进展情况,即可以防止“新官不理旧账”,还能为人民群众加油鼓劲,增加继续干下去的信心,也是体现了“真能干”的干部能在基层一线的舞台上干成事。
发布人:蓝色戈丁 发布时间:2020-4-15 13:12 收藏 阅读人次:2449

初审:汪青雷 编辑:马小哈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