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以史为鉴 学从政之道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滁阳街道选调生 陈飞扬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清则无欲,平则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备矣,然后可以理人。”这句话出自汉朝马融的《忠经·守宰章》。《忠经》全文共有十八章,《守宰章》是第五章,“明、平、清”三个字是马融总结出来的从政为官之道,概括了从政为官应当具备的操守和原则,体现了传统的为官智慧,对今天我们党员干部为官从政仍有借鉴意义。

  古往今来,有多少身居高位、前途光明的“为官者”都是毁在了“贪、欲”二字上。官位想要,权力想要,金钱也想要,钱与权的纠结,几乎是所有腐败案例的共同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大与青年学子交谈时表示,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这句话不仅仅是对青年的嘱托,也是对当下所有党员干部的警醒:不贪不占是党员干部应该坚守的底线。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念好“明、平、清”这本三字真经。

  在官惟明,明能正俗。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官要明大德,明大德方能引领正气。丁宝桢是晚清有名的廉吏,既然戴上了乌纱帽,就要“藉此官势,作德于民”,把爱民养民作为第一要事。在光绪六年(1880年)的一封家书中,他建议长子在“丁戊奇荒”后的招垦中广泛发动群众,让利于民,并确保赈灾款项发放到老百姓身上,“使民霑实惠,钱不虚糜”。做官不仅需要能力,更需要明大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但仍有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权钱诱惑,走向腐败深渊,归根到底其实还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我们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时刻“明大德”,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修炼“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之境界。

  莅事惟平,平则不曲。这句话的意思是处事要守公德,守公德方能明辨是非。“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一天晚上,这名官员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给他送来一封家信,他立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上自家的蜡烛,然后才看家信。纵观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领导干部,有很多都是因为公私不分,以权谋私的想法从而滋生了腐败问题。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处理好公私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修炼“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境界。

  立身惟清,清则无欲。这句话的意思是修身要严私德,严私德方能淡然无欲。《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叔鱼身为执法大夫,不能以身护法、执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终于落了个死后弃尸于市的下场,他的名字从此被钉在贪官污吏的耻辱柱上。“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我们既然选择了为民从政这条路,就要守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甘于清贫,学会在为民服务中获取精神上的富足。我们党员干部要慎独、慎微、慎初、慎欲,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做表率,不伸贪婪之手,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修炼“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之境界。

  做官不易,古今同理。但为官一任,就要常修为官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时刻要求自己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职,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发布人:会眨眼的鱼9631 发布时间:2020-4-16 19:55 收藏 阅读人次:3786

初审:李爱国 编辑:水见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