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应急处突中正向激励要“得法”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鱼溪镇人民政府 刘文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中央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战略举措,全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挺身而出,勇于奔赴前线,善于化危为机,在疫情防控一线书写了壮丽诗篇。是什么点燃了一线人员作战热情?精神意志是内因,正向激励是外因。新冠肺炎疫情属于突发事件,这次抗“疫”实践为各地应急处突积累了宝贵经验,启示我们应急处突中正向激励要“得法”。

  “得法”就是要聚焦内在需求,提升激励措施的针对性。从心理学上讲,只有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战略指引下,这次抗“疫”战争采取“大兵团”作战,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战士,既有各级领导干部等指战员,也有医生、护士、各领域专家学者等特种兵,还有社区工作者、普通干部、政法干警、志愿者等各兵种战士,推动“防”与“治”同步推进、相融共促。由于广大参战士兵职业、功能、素质均有所不同,其内在需求层次必然不同。因此,党委政府在研制激励措施时,也应有所区别,做到分类施策,对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公职人员、志愿者等一线人员采取不同激励措施,切实增强激励措施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正向激励实效性。

  “得法”就是要聚焦分类施策,摸准激励措施的切入点。从实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做到了分类施策,纷纷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一线人员的作战热情。但是,也存在一些地方不注重分类施策,搞“一刀切”“一锅煮”,激励措施不够精准有效,在提升参战人员战斗热情方面收效甚微。坚持分类施策,关键在分类,“如何分好类”是正向激励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这时,我们不能忘了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重点围绕战“疫”情况、形势任务、参战规模、战士需求等方面,采取“点对点”“面对面”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弄清实际情况,把准需求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精准有效的激励措施,确保最大限度满足一线人员内在需求、最大效度激发一线人员战斗热情。

  “得法”就是要聚焦落地落实,增强激励措施的执行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次伟大的抗“疫”战争,为了保持激励措施的时效性,许多地方都坚持特事特办,调配物资、划拨党费、火线提拔、火线入党等事项中都简化了程序,突出时效性迅速出击、狠抓落实,是这次各地落实激励措施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也是短时间内遏制疫情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启示我们,应急处突与一般性工作不同,具有时效性,激励一线人员参战热情的各项措施必须及时落实,否则就会延误战机、影响战果。为此,要大力提升激励措施的执行力,坚持特事特办、不拖不等、从简从快,推动正向激励一线人员的各项措施落地落实,确保在即时激励下,应急处突一线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战斗。

  方向正确,渐行渐近;方向错误,渐行渐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应急处突能力是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着力从提升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出发,切实提升激励措施的针对性、摸准激励措施的切入点、增强激励措施的执行力,把成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以正向激励“实招”,增强应急处突“实效”,提升干部治理“实力”。
发布人:浪迹天涯 发布时间:2020-4-29 08:22 收藏 阅读人次:1425

初审:杨南方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