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中国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委组织部 唐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无奋斗,不青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1911年,少年周恩来在课堂上振臂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32年,青年毛泽东站立橘子洲头奋笔疾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981年,北京大学的青年学子在燕园高挚“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

  历史和实践证明,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落目当下,病毒肆虐。80后、90后、甚至是00后主动请缨、勇赴一线,坚持疫情不退他们不退。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血手印、一句句宣誓言……他们不仅用青春之“我”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注入磅礴的青春力量,更向世界展示了“少年强则国强”的中国精神。昔日祖国的花朵,如今已然成长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唤醒觉醒意识,让青春“血性胆气”。李大钊先生曾写下:“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来勉励我中国之青年。纵观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幡然觉醒,站在了革命队伍的前头,开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1934年“红军长征”,青年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爬雪山、过草地,奏响“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前进曲”,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究其原因,“觉醒”堪称关键变量。在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找到自己的“原点”、呼唤“原力”的觉醒,以更实的举措、勇挑更重的担子、展现更大的作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萤火虫一般,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惟其如此,才能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

  清除思想毒素,让青春“洁白无瑕”。这一代青年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和苦难,思想天马行空、做事特立独行,或多或少存在“学历高阅历浅”“干劲多韧劲少”“知识多文化少”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而,青年要端正思想态度,不畏难、不退缩,以艰难险重阵线为“历练场”,增加阅历,积累经验。要树立与新时代“中国梦”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保持心中的“精神不倒”,沉着冷静应对各种挑战,既能撒娇卖萌,又能上得了战场,经得起考验。知识是学来的,文化是修来的,青年光有知识可不行,还要修炼好“内功”,要学思结合、深学细悟,把课本上的知识“融入骨髓”,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此,青春自然就能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中美玉无瑕。

  锤炼担当精神,让青春“挺立风骨”。不管是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干部,抑或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事实证明,只要尽心做好本职工作,都是在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因而,青年既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格局,亦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进取心。要坚定担当之决心,干一行爱一行,时刻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昂扬斗志,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同时,要勇立潮头,对新事物新做法,要答好“选择题”,积极学、大胆试、创新改,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让担当作为的枝叶更加繁茂。

  永葆奋斗激情,让青春“燃到灵魂”。“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赓续千载的文化基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从“两弹一星”邓稼先,到“青蒿素之母”屠呦呦;从“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到“同舟共济”的战“疫”精神,一个个英模以忘我诠释许国、用奋斗践行报国,需要广大青年“传承接续”。青年正处于精心励志、发愤图强的关键期,在青年之字典,应无困难之字,在青年之口头,应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青年人要涵养家国情怀,激荡奋斗精神,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燃烧青春“卡路里”、跑出青春“加速度”。到时定能笑侃自如:“我们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实力。”

  梁启超先生曰:“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青春只有与激情相伴、与奋斗为伍,才能刻写在梦想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

发布人:驻村小唐 发布时间:2020-4-30 11:25 收藏 阅读人次:6662

初审:吴晓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

112371网友1jvf50发布时间:2020-5-4 10:38

青春有我,奋斗有我

引用 回复

2驻村小唐发布时间:2020-5-4 18:57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