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调研“中看”更得“中用”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委组织部 刘波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指出调研工作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过场,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要善于明察秋毫、解剖麻雀,细致深入研究调研发现的问题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撑。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决策针对性不高、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不到位、见效慢,问题的根子往往就是调查研究少了一点、浅了一点、虚了一点。有的领导热衷“高调”的调研作风,提前下发调研通知,要求基层制定调研路线、排好受访群众、筹备发言材料,可想而知,这种“观光式”“预约式”调研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招致群众“冷眼”,在无形中加重基层负担的同时,背离了调研的“初衷”。

  调查研究隔层纸,决策执行隔座山。调查研究要接地气,“一竿子插到底”,才能把掌握了解情况与深入研究思考结合紧密起来,才能结合基层实际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决不能听“一家之言”,要广开言路让群众直接提意见,“背靠背”让群众敢开口、敢于提意见,真正把群众意见充分收集起来、反映上来,杜绝调研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现象。

  事实上,调查研究是一门务实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基层下得深不深、了解群众透不透,决定着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领导干部要迈开双腿走下去,放开身心沉下去,通过统筹协调,科学确定调研内容、时间和地点,确保调研不扎堆、不搞“一窝蜂”。要注重调研实效,群众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在哪里,调查研究的触角就延伸到那里,防止为了调研而调研,坚决反对走马观花、应付了事,摒除“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讲话一阵子”不良现象。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领导干部要以脚步丈量民情,走到乡间地头了解实情,走近群众、贴近群众、知悉民情,才能听得到真言,找得准问题、拿得出办法,推动确保调研成果“高调”运用,使调研的过程真正成为深化学习、联系群众、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
发布人:学不可以已 发布时间:2020-5-7 08:49 收藏 阅读人次:2947

初审:繁星星 编辑:余元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