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最重要政绩”哪儿“最重”?

重庆市合川区委组织部 陶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月来第四次出京赴地方考察,也是自疫情发生以来第六次亲赴一线考察调研。巍巍太行,绵绵吕梁,群山叠翠,汾河荡漾。两天一夜行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察看黄花种植基地,走访易地搬迁新村,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深入改革示范区和企业,一路风尘仆仆,行程满满,却始终对群众利益,百姓福祉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细微之中见真情,细小之处显大义。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聆听人民心声,用实干履行庄严承诺,田间地头中,屋内炕沿上,句句问候、声声关怀无不流淌着深深关爱意,透露出浓浓爱民情。总书记对老百姓的情意之“重”、牵挂之“重”,无疑就是党员干部“最重要政绩”之“重”。

  “政绩之重”重在“造福百姓,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造福一方”首先要靠干部群众之间情与情的融合、心与心的沟通。回望一段并不久远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曾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他骑车下乡、街头接访、圪蹴着吃饭、与群众促膝谈心……以“平民书记”的形象和亲历亲为的作风,不仅为正定发展谋划了战略,理清了思路,打下了基础,更同当地的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时光荏苒,岁月流转。如今,他依然和当年一样,坐在炕沿上与乡亲们拉着家常,高兴而深情地讲述着: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

  “政绩之重”重在“只争朝夕,誓破楼兰”的奋斗精神。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历史的拐角处,总有让人惊奇的改变。时光正是因为有了人的奋斗,才有了自己的姓名。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与此同时,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又须臾不可松懈。面对战“疫”战“贫”的“加试题”,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面对重车爬坡、逆水行舟的“关键点”,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之中见本色,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只争朝夕的心态、奋斗进取的姿态、决战决胜的状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政绩之重”重在“不尚空谈,一抓到底”的务实作风。“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百姓看。基层群众最讲实在,基层工作最忌空谈。“触动”与“行动”,一字之差,相隔万里。面对群众的诉求,是变着法儿去解释,还是千方百计去解决,考验的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从政情怀。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为民办事、为民造福,只有“更优解”没有“最终解”。党员干部只能不等不靠,心无旁骛,碰到困难迎难而上,遇到问题主动出击,面临风险勇担责任。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哪怕看不到“绿荫如盖”,享受不到“硕果累累”,也要不计“功成”之名,但出“功成”之力,一往无前闯新路,一抓到底克难关!

  政绩之重,知重负重!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敬过往,拼现在,赢未来!
发布人:hczzb 发布时间:2020-5-15 09:04 收藏 阅读人次:3306

初审:繁星星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