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再论“写材料是要激动的”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戚小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前几日,共产党员网征集公文写作相关稿件。我写了多年材料,在“文字场”里摸爬滚打,算是有些心得,于是投稿了一篇《写材料是要激动的》,主要表达三个观点,一是有些材料情感密度很高,不激动写不好,二是写材料很苦,不激动不给自己打鸡血坚持不下去,三是激动可以促进“荷尔蒙”分泌,加速能力释放,甚至超常发挥。文章被编辑推荐后,不少文友前来与我交流,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并有不少“唱和之作”,最终部分观点于“复兴路上”微信公众号集结亮相。

  限于篇幅,《写材料是要激动的》有些话并没有说清、说透,很是遗憾,但在一定范围内引发讨论,又觉得很开心。讨论问题,首先要定义问题。定义不清,就没有对话的可能,陷入自说自话。激动,不是癫狂。写材料是要激动的,指的是写材料过程中跃跃欲试、铿锵而行的状态,指的是领受了写作任务后,积极调动知识储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与激动相反的是,面对任务的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甚至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这种状态当然是不应该有的。

  反对“写材料是要激动的”的人理由多半是,公文材料应该逻辑缜密,写材料的人应该冷静从事,徐徐图之,避免情感的潮水汪洋恣肆,冲破了公文规范。其实,这些内容在《写材料是要激动的》一文中已经强调,这里不再赘述。本文认为,写材料是要激动的,解决的是动机问题、态度问题,不是方法问题。有热情不等于有方法,没热情一定没干劲,那样,方法再多也没用。“写材料是要激动的”不等于“写材料激动了就行”,“激动”是“写材料”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以上是简要回顾。事实上,关于情感与理智、态度与工具的讨论自古有之,讨论“写材料是否要激动”不应浮在表面,流连于各种话术,抽象地讨论“写材料”和“激动”这两件事。只有深入其中,我们才能发现真问题、讨论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不妨问问自己或者仔细观察,我们的身边是爱写材料的多,还是不爱写材料的多,是遇到材料就发憷的多,还是遇到材料就激动的多,是因为心情太激动把材料写成抒情散文的多,还是心情无波澜把材料写得毫无生气的多,等等。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非常明确的,在基层,爱写、会写材料的人有点少,一写材料就发憷甚至一看材料就发憷的人有点多,这才是我们要讨论和关心的真问题。

  基层离群众最近,老百姓也是最实际的,他们不看你写了什么、讲了什么,就看你做了什么,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实惠,就此而言,似乎写材料这件事对基层工作的开展影响不大。行胜于言,把为民服务的事情办好就行了。但是另一方面,基层是整个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各种信息在基层汇聚,很有上传下达的必要,并不是基层干部低头把事情干了就行了。上级如何了解基层,基层如何反馈问题,就此而言,写材料这件事又很重要。

  一方面是写材料这件事在基层很重要或者比较重要,另一方面是基层写材料的人比较少、留不住、想考走,这是我们要关心的真问题。问题如何解决,组织的关心爱护自然少不了,但是写材料的人自身也要努力。这种努力,既有看得见的能力建设,也有看不见的心理建设。现在的问题,不是基层写材料的人太激动了,把材料写坏了,而是有些在基层写材料的人太不激动了,把材料写蔫了。作为在基层工作的人,我们要防止的主要不是自己随着岁月的增长,越写越激动,把自己写成“琼瑶”,我们要防止的是历尽千帆之后,变成文场“老油条”,对文字工作提不起兴趣,看不到希望,使不上劲。

  常听人说,材料虐我千百遍,我待材料如初恋。这场与文字的恋爱,我们应该如何谈呢?看见ta就激动,这是爱情。看见ta就冷静地计算起来,这不是爱情。愿每个文字工作者,都保持对文字工作的爱恋,都保持一个激动甚至是悸动的心。
发布人:昆山戚小强 发布时间:2020-5-19 08:58 收藏 阅读人次:6506

初审:繁星星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