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来“扒一扒”好材料是如何出炉的

重庆市南川区商贸物流园区管委会 王信鸽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如何写好材料,的确是一件头大的事情,来“扒一扒”一篇好材料是如何出炉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写之前,当好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难发现,经常写材料的大师们必定养成了喜欢读书看报、跟新闻的好习惯。他们通过读书看报掌握国情、民情,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仅如此,他们知道在浏览文章的同时,善于从他人的文章中找寻灵感,从他人的言论中启发思想。比如关于一些热词、典故、事例,把这些可以为其所用的素材记录下来或者剪切下来粘贴在素材本里,随时记录、随时查阅,久而久之,实现触类旁通。

  毛主席谈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文字工作者而言,没有调查就写不好文章。为此,对于写材料这件事情,闭门造车可不行,还得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只有在一线掌握了真实情况,才能写一手接地气、冒热气的好材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还要提笔多写,去掌握材料里的底层逻辑。一般而言,写材料并不是漫无边际,而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在谋篇布局上,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写作模式在写作圈里永久不衰。执笔人旧瓶装新酒或者是旧酒装新瓶,总体的框架模块都可分为总分总、总分等模式。接下来,根据具体的文体再进行谋篇布局就不是什么难事。常见的调研报告就有调研背景(是什么)、存在问题(为什么)、具体建议(怎么办);一篇领导调研某部门的讲话材料,写作方向可以分为肯定成绩、分析短板、提出要求等。

  然而搭建好了框架只是迈出了第一步,难的是内容的填充。这时候写稿人会陷入没什么可谈的陷阱,确定了框架、拟定了小标题却不知道怎么去阐述,走进了写作死胡同。这时候写稿人的脑袋会实现高速运转,他们对前期收集的素材进行高度概括整理,不断地合并同类项,绝不是一味地堆砌素材。他们善于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延展。比如谈到一个话题将形成什么重大影响时,可以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继续往下思考,分为对参与者的影响、对受用者的影响、对旁观者的影响。

  最后,在材料出炉前进行回头看,花30%的时间去修改、提炼,对形成的材料初稿要进行反复推敲、打磨,绝不允许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这些低级错误发生。

  时光不负追梦人,星光不负赶路人。总之,写好一篇好材料,还得长期坚持,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提升材料质量。
发布人:鸽鸽 发布时间:2020-5-21 16:26 收藏 阅读人次:3224

初审:杨南方 编辑:亦风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