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始终与群众“肩并肩”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纪委区监委 何俊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重要文章中84次提到人民,彰显了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也是一个鲜明的信号,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和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与群众“肩并肩”前行,圆群众想要圆的“梦”,做群众想要做的“事”,给群众想得到的“利”。

  始终心系人民,永葆为民的情怀。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无论是“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还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亦或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都深刻地阐述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要想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必须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因为如此,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至上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作为矢志不渝的价值理念和最高价值遵循。最珍贵的是历经沧桑后,依旧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党员干部必须谨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牢记我们党的“根”和“本”,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自觉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自身的奋斗目标融合起来,将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群众诉求是否真正得到了切实解决等等,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从而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始终师从人民,善学为民的方法。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佳的课堂。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峥嵘岁月,历史一再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反观现实,有的党员干部说起“有字之书”头头是道、侃侃而谈,但对于群众这本“无字之书”却是一窍不通、一无所知,在这样的情况下,群众工作自然就容易跑偏。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党员干部拜人民为师,首先就得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当“小学生”,能坐“矮板凳”,决不能嘴上“老师”喊得亲热,心眼里却把群众当成“大老粗”“泥腿子”而轻视群众。要搞明白“器满则溢,志满则退”的道理,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坚决消除职位和权力带来的优越,淡化形式与官僚描绘的形象,带着真心真情真意向群众讨教,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确保获得真知识,学到真本领,掌握真功夫。

  始终身入人民,常做为民的实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不管是“顺民心”,还是“逆民心”,归根结底都是要看群众的“脸色”,群众笑了就说明事情办好了,群众怒了就说明了事情办砸了。然而,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埋头苦干”,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从来不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尽干些自以为领导满意的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党员干部要想把事情办在“点子”上,关键还是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主动身入基层,心至群众,慎之又慎、深之又深地开展调研,善于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摆龙门阵”,不断拉近彼此的距离,确保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摸到实底。同时,要在掌握到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做到三思而后行,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分析、研判和比较,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招硬招,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
发布人:网友幺零零捌陆 发布时间:2020-5-22 08:06 收藏 阅读人次:3182

初审:李爱国 编辑:水见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