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如何根治基层“一把手至上”

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人民政府 肖尧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俗话常说,“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在基层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人,自然是最容易出工作效果的关键角色。然而,不少地方存在的“一把手重视,工作不遗余力;一把手参与,工作就有成绩”的工作现象折射出的“一把手至上”理念,却暗藏着许多问题。

  基层身处为民服务前沿阵地,“一把手至上”的理念只会加重一把手负担,打击班子成员及一般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对地区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笔者认为,破除“一把手至上”这一问题,发挥班子整体效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提升领导综合素养,让权力分流。不少群众反映,部分地区和部门,权力都在一把手,一把手不点头,事情就不好办。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开展中不管部下工作推进有多好,只要没及时询问自己看法,就不满意、不高兴,在单位内部形成“一把手至上”的错误风向。究其以上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一把手价值观、权力观不正确。成为优秀的一把手应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明确自身职责范围,主动学会分权,让副职及班子成员有职有权、各司其职。我们应加大一把手“领导艺术”的培训力度,鼓励其从了解各个班子成员及干部的特长所在、让各级干部能力不“闲置”的角度出发,主动带头建立各负其责、责权利相结合、奖罚分明的职权结构和约束、激励、运行机制,激发单位内部内生动力,营造奋进作为的工作氛围,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努力”的工作局面。

  优化工作考评内容,让效果凸显。一些上级强调“领导重视”,在考评工作中认为一把手重视才算是真重视,否则就可能上纲上线,让基层难办。重视工作态度、重视一把手参与,这固然是好的,但不看工作效果、工作成果,只会让“一把手至上”这一问题更加严重。要扭转这一不良风气,就需要我们突出工作成效的考核,无论是视察调研,还是督查检查,重点要看工作落实没有,结果怎么样,把工作考核多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真正了解真实情况,重点聚焦于群众满意度,不断细化优化工作考核考评细则。上级考评工作时不应拘泥于一把手参与度,而要重点看整个班子的“用心程度”,别让班子成员参与和一把手参与后的考核结果“大相径庭”,多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开展好工作考评,这样才能既为一把手“松绑”,又为班子成员“鼓劲”,激发整个班子积极性,提升工作实效性。

  健全权力运行机制,让干部作为。有些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及法规做好“规定动作”即可,却仍有部分班子成员因卸责习惯“溜边”不作为,等着一把手发号施令、拍板,搞到最后一把手糊里糊涂表态,班子成员权责不等,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把手说了算、看一把手怎么说”的“一把手至上”。部分干部嘴边挂着的“当官只当副的”,行动上“有权不用、担责溜边”这一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权力运行机制的缺位,干部对自己的权力与责任边界不清,不敢积极作为。根治“一把手至上”这一问题,就应让能干事者有权有为勇担当,我们要摸索完善基层领导班子权力运行与执纪问责的相关机制,确保分管、副职班子、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有清单,积极为有为者撑腰、让无为者难堪,逐步树立“班子有权有为、干部敢做敢为”的正确风气,从根本上堵住权力执行时逃避不为的制度漏洞、解决权责不符的病灶,从根本上扭转“一把手至上”这一错误风气。

  “一把手至上”虽刚抬头,但其折射的各种问题却很突出,我们要及时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方能有效补上地方治理之短板,为地方发展加速。
发布人:Garcas 发布时间:2020-5-24 16:36 收藏 阅读人次:2528

初审:李爱国 编辑:水见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