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奏响扶贫三步曲 唱出振兴最强音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布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仅是对群众的圆满交待,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就是要在扶贫成果的基础上,唱出最强的为民谋幸福之音。

  坚持产业扶贫“强筋骨”,唱响乡村振兴最实音。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由此可见,发展产业不仅仅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各地要着眼农业农村,将产业兴旺作为重要抓手和途径,坚持一个产业一张蓝图抓下去,以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品质化,用夯实产业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石,最终实现“农村产业规模更大、特色更优、品牌更响、农民更富的目标”,真正唱响乡村振兴最实音。

  狠抓教育扶贫“断穷根”,奏响乡村振兴希望曲。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知识的匮乏、能力的不足、精神的萎靡。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最终取得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靠的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乏,而是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教育摆脱意识和思想上的贫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过,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因为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不仅可以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的知识技能,更能够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从而改变这个区域的经济文化面貌。斩断穷根,让贫困不再一代代传递下去,这才是扶贫的最大意义,这才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

  用活精神扶贫“添动力”,唱出乡村振兴最强音。俗话说,“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哪怕门窗开着,对于一个不愿意走出去的人而言,还是与牢笼其实无异。扶贫能够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更够在产业上给予帮助,能够在教育上加大投入,能够在生活上给予兜底,却不能让一个失去希望的人重新“活过来”。而精神扶贫就是要帮助这些对生活失去希望、对未来抱有怀疑、对脱贫毫无信心的人注入“强心剂”,让他们在心中开出“信心之花”,愿意做出改变,愿意投入战斗,只有他们内心有了战斗力,有了想要改变的意愿,才能奔向幸福。只要群众有了“愚公”一般的战斗力,哪怕是高山,他们也能铲平,哪怕是大海也能填上,因此,要全力以赴唤醒贫困群众的精神动力,让他们能够像“夸父”一样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行,朝着美好的未来奋进。只要心中有梦想,未来就不远,精神扶贫不仅仅是脱贫的一剂良药,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是为群众谋幸福的最强音。
发布人:布衣无言 发布时间:2020-5-26 09:00 收藏 阅读人次:2282

初审:李爱国 编辑:水见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