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别让督导“走了样”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柿铺街道办事处 叶真元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开展督导考核工作,是改进党的作风,激励广大干部担当有为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一次政治体检。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战,各级党组织纷纷派出督导组、指导组,下基层、到一线,解困惑、答难题,在答好造福人民考卷中起到了关键督导作用。然而,少数督导组却在督导过程中,耀武扬威、隔山打牛,变了味、走了样,成了基层干部的思想“负担”和“警惕”。

  别让督导成了“报警器”。大家请注意,市里督导组在办事处暗访,大家各就各位,把喇叭响起来……某某村工作微信群里主任、组长不停地喊了起来。督导组到来让干部成了群众的“报警器”,让干部成了“惊弓之鸟”。工作有短板,怕出问题,本是干部责任心的具体表现,然而,面对工作的漏洞,遮遮掩掩,怕被领导“指导”,总想让领导看到“光鲜”的一面,于是出现了指定路线、经典路线的鲜花和掌声,想一叶遮目,而不是请领导对问题“过堂”,想办法出主意。要敢于挑战问题,解决那些有利于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拗门筋”,设身处地一门心思把“锅盖”掀开、把“脓根”挤走、把“腐肉”剔开,刀刃向内,借助督导的力量,对影响人民幸福的深层次问题抽丝剥茧,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别让督导成了“水上漂”。督导检查考核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精准使用“指挥棒”,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然而,一些督导组利用“钦差”身份,颐指气使,左挑鼻子右挑眼,指责声一片,随意发号施令,甚至提前通知,警车开道,让干部伪装群众,见到的是“干儿子”“假声音”。只盯开了几次会、写了多少日志、记了多少台账、拍了多少照片,而不是到群众反映问题的现场听听意见,看看问题本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了社区干部连夜填不完的表格,而不是雪中送炭的防疫物质;环保检查期间,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关了事,而不是助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让督导成了“高大上”的“形式主义”。

  要“督实”“导好”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剑”。督就是查七寸、考要害,导就是定调子、拿方案,既要出题点题,更要帮助解题答题,让督导成为基层干部解决问题的“药方”、干部担当有为的“良剂”。要科学督导,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让干部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走进扶贫车间,走近困难群众。敢于找“事”,更要管“事”,还要弄清楚“事”,严防蜻蜓点水,严防一刀切,损害群众利益。要实地督导,对脱贫攻坚痛点、难点、堵点,望闻问切,把脉问诊,打通经络。对突如其来的“灰犀牛”“黑天鹅”,不畏惧,敢于靠前指挥,亲临一线,做好基层社区的“督”“导”后盾。
发布人:叶真元 发布时间:2020-5-28 16:19 收藏 阅读人次:1125

初审:汪青雷 编辑:水见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