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用“数字密码”解锁灿烂人生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委组织部 杨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个节日的设立,体现了我国对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就在此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了诚挚的问候,并期望他们能不断创新、砥砺前行。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串数字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科研故事,感受他们的艰辛付出,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

深夜上机10小时 勇攀气象科学之巅

  现如今,我们应该能切身体会到,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甚至可以提前3天对台风路径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这些都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在这背后,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功不可没。在他那个年代,计算机算是个稀缺的宝贝,他每天只有10个小时的上机时间,而且只能在深夜。于是,他就开始了白天用纸算、晚上去验证的生活,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凭借着他那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最终填补了中国气象空白,为我国气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耄耋之年的曾庆存院士,依然保持着对科研、对科普、对人才培养的热情,并对青年人寄予厚望:“真诚地希望年轻人勇于攀登大气科学的珠峰,直达无限风光的顶峰。”作为新一代年轻组工干部,组工事业就是我们要攀登的珠峰,从曾庆存院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坚韧、他的勇气和他的奉献,这些优秀品质犹如我们登顶的绳索、工具,一路披荆斩棘,直达顶峰。让我们从中汲取能量,沿着前辈足迹,继续攀登,奋斗不止。

静默“深潜”30年 隐姓埋名功耀神州

  核潜艇,一旦结缘就是一生。195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开始了他的研制核潜艇之旅,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实际职业,也由于研制工作紧张,30年来,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探望双亲。30年后再相见,62岁的黄旭华,也已双鬓白发,与95岁的母亲对视却无语凝噎。面对亲人,面对事业,他隐姓埋名三十载,默默无闻,用隐匿的30年时光,开启了中国核潜艇的光辉篇章。如今,九旬高龄的黄旭华,身上仍散发着六十年前的那股工作热情和干劲。反观现在一些年轻人工作浮躁,不能沉心静气踏实工作。我们要摒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这种敷衍了事的心态,正如黄老先生所说,高精尖是买不来、求不来的,我们只有立足工作实际,在历练中得到升华,勤于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以身许国70载 老骥伏枥初心不改

  石油产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是国家工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石油炼制技术正是这个动力系统的关键。石油炼制工程专家陈俊武为中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直是中国炼油工程技术的带头人之一。从1949年参加工作到现在,70年来,他不仅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第一,而且退休后的他仍著书育人,为中国石化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从石油炼制到著书育人,无不体现出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满腔热情。他曾经说过:“一生中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这是他以科学家的精算法列出的“人生公式”,同时也是后辈们能以此练就本领、书写灿烂人生的“秘籍”。我们都应该像陈俊武院士那样,以关爱之心对人,以无私之心对事,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赤诚之心对国,用信仰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奋斗的力量鼓足干劲朝着实现“中国梦”不断前进。

  在我国,像曾庆存、黄旭华、陈俊武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有千千万,他们的学术清单始终是按国家需求进行排序,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群,他们就是鲁迅先生所讲的——“中国的脊梁”。他们是奋斗者、是攀登者、是创新者、是奉献者……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在他们的节日,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感谢,送一份祝福,表达一份敬意!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0-6-1 15:28 收藏 阅读人次:1495

初审:吴晓 编辑:余元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