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莫让基层的“笔”成为“稀缺品”

四川省合江县荔江镇党政办 徐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夜已经很深了,办公室十分安静,只能偶尔听到苍蝇发出“嗡嗡”声,电脑前工作的人头发稀疏,正在专心致志地“爬格子”。转眼间,笔者已在基层工作了三年,因从事文秘工作,上述情景见得不少。说到“笔杆子”,大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出“挑灯夜战”“通宵达旦”甚至“发际线高”等关键词。这说明写稿的确是个苦活!

  直面群众,上传下达。基层是落实政策方针的“最后一米”,需要把上级精神因地制宜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也是发现、反馈问题的“最前一米”,需要把具体问题和建议意见提炼为信息报告。这两个“一米”要求基层“笔杆子”精准把握分寸、精准表达看法。

  因为写作的重要性和门槛性,曾几何时,“笔杆子”是一个无比荣誉的称号,意味着有思考、有逻辑、有才学,会写的干部往往更能够得到青睐。但当下,这种导向仿佛发生了变化。笔者听到身边不止一位同事说过,“让我干什么都行,只要别让我写材料。”越来越多的干部不愿提笔了,实在无法推脱材料任务时,也是抄文章、套模板,“笔杆子”渐渐成为基层的“稀缺品”。

  文字工作质量影响各项工作质量,文字工作效率关乎各项工作效率。工作方案找不到人写,政策无法精准落地落实;问题建议找不到人写,群众痛点难点问题得不到解决;工作总结无人写,工作得不到阶段性梳理和延续……总之,若基层无人提笔,会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推进。

  基层“笔杆子”为何难求?其一,写稿费脑费神,考验人的心性、耐性,确实是个苦活。很多“笔杆子”都说,“一篇稿子就是一场修行。”这短短一句话把写文章“磨人”“锻炼人”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二,培养一名能写会写的干部非一日之功,基层“笔杆子”是很多单位的“稀缺品”甚至“传家宝”,“一入笔门深似海”。所以,追求“上进”的基层干部不愿写材料,更不愿被冠以“笔杆子”头衔。

  我国自古就有“文章经国之大业”“文以辅政”等说法,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一生更是笔耕不辍。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5年时间,坚持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短评232篇。新时代基层要有声音,必须要有勤思善写的基层干部。一方面,要鲜明用人导向,大力选用提拔肯写文章、能写文章、写好文章的基层干部,让基层“笔杆子”走得出、上得去。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氛围,把培训写作能力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开展“周末读书班”“写作交流会”“写作传帮带”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大力培养一批基层写手。最后,作为基层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摆正心态、吃苦耐劳,且行好事、莫问前程,把写文章作为厚积底蕴,提升自我的途径,多思考、勤下笔,不断充实沉淀自己。
发布人:知行合一 发布时间:2020-6-2 09:07 收藏 阅读人次:6864

初审:图南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

1书香醉我发布时间:2020-6-3 11:01

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摆正心态、吃苦耐劳,且行好事、莫问前程,把写文章作为厚积底蕴,提升自我的途径,多思考、勤下笔,不断充实沉淀自己。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