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上稿归根结底还是作者的事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委组织部 张亚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江西的段官敬老师和福建的郭素娇老师就写稿上稿是谁的事儿展开辩论,段老师认为作者“只管负责写出所思所想就好了,上稿的事就交给编辑”,而郭老师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上稿也是作者的事。笔者以为,对于一名写作新人而言,上稿难度的确更大,但不能就此片面地把自己难以上稿的责任推给编辑,能不能上稿归根结底还是要在作者自己身上找原因。

  新人上稿不易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但要说是与编辑和作者之间的亲疏有关,倒是作者有点“一叶障目”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除了编辑老师评价外,还需广大读者的检验,如果编辑为了一些所谓“关系”而让滥竽充数的文章上稿而让真正鞭辟入里、内容饱满的文章“丝糕”,无异于“自毁长城”。当然,不可排除有的平台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但是上稿平台这么多,作者们何以要盯着此类平台不放,写高质量的稿子上正规的平台“不香吗”?

  上稿归根结底还是作者的事,在沉心静气、千锤百炼中提升稿件质量是王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稿件质量提上去了,才算是拿到了打开上稿之门的“钥匙”。无疑,每一篇认真写就的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和心血,就像是作者自己的孩子一般,自己越看越“喜欢”,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夸夸”。但是,这种自己对自己作品的“偏爱”却往往会成为“美颜相机”,导致自己难以看到作品的缺陷。好文不惧千般读,越读越显经典处;佳作不厌百回改,作品越改越精彩。想要成就高质量作品,就得静下心来以读者的身份认真品读自己的文章“找找茬”,要不厌其烦地修改给文章“美美容”,还要多写多练,在千锤百炼中给文章多来点“干货”“硬货”“实在货”。文字不会辜负持之以恒的人,有时练着练着突然就文思泉涌,改着改着突然就找到了“金点子”,一篇佳作可能就此诞生。

  上稿归根结底还是作者的事,在仔细观摩、认真思索中把握平台文风是技巧。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好钢用在刀刃上”更能发挥出其应有价值。每一个平台都有自己喜爱的风格,对新闻筛选、切入角度、写作风格等等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有的平台要求把新闻原文标注于文首便于读者一目了然,有的平台却喜欢作者自己对新闻内容进行提炼使之更为顺畅地融入文章之中。因此,初学作者要想成为“千里马”,还得结合自己的喜好和风格,以如炬的慧眼选准自己的“伯乐”。对于自己喜爱的平台,要多去读读上面的文章,看看其他的优秀作者如何行文,多审视自己与上稿文章之间的差距,注重“量体裁衣”式投稿,以不断增强文章与平台之间的契合度。编辑老师是专业的,也是温暖的,如果一个作者长期坚持投稿、稿件质量高且还十分契合平台风格,如何能不用稿?

  上稿归根结底还是作者的事,在一字一句、一段一文中体现写作诚信是根本。诚信为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过时。作者如果不想在文字之旅中留下“黑点”,就得时刻珍惜自己的“羽毛”,从一开始便扣好“诚信为本”这颗纽扣,做个踏踏实实、坦坦荡荡的文字“苦耕者”。文字之旅无疑是清苦的,但要想写出佳作本就少不了日日夜夜的“煎熬”,这是和文字“磨合”的过程,也是帮助作者修身养性的方法,这个阶段少不得,切不可因急功近利而违背诚信“走捷径”。每一条“捷径”前方通往的都是“万丈深渊”,不诚信的作品损害平台名誉、败坏作者声誉,长此以往编辑老师必然不会再用稿,这对于作者自身的长远发展而言自然也极为不利。汗水不会白淌,心血不会白费,以诚信为本不走“歪路”,做个“老实”的作者,一心苦耕文字,终能得到编辑和读者的认可。

  虽说文无定法,但写稿上稿的方法奥义却是相通的。作者们要放平心态、找准方法、勤恳耕耘,我们不负文字,文字定也不会负我们。
发布人: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0-6-2 10:30 收藏 阅读人次:7159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