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一名老党员入户“数鸡”的启示

四川省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明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为了指导对口帮扶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来到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一天,我们与县疾控中心的老党员毛老师一道去了乡下的两个村,了解当地疫情防控和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到了村上,毛老师熟门熟路先后敲开了几户人家的门,与主人家常里短地聊了起来,聊完后便到鸡圈一只鸡一只鸡地数鸡的数量,然后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家家如此。

  “你跟这几家熟啊?”

  “当然熟,我们单位的定点帮扶户。”

  “几天来一回?”

  “一周吧,这几个月搞疫情防控,单位事情也比较多,来的少一点。多走访很重要,可以沟通感情,随时了解情况,掌握脱贫进度。”

  “为啥数鸡?”

  “你看出来了。这可是我们县反复试验,因地制宜,推荐给这几个村彝民贫困户的脱贫办法。政府主导,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我们出鸡苗,再资助部分经费,还包回购。引导彝民贫困户发展养土鸡挣钱来得快,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吹糠见米。但每户至少要保持喂养30只鸡以上,卖鸡的收入再加上其它农副业收入才能达到脱贫标准,所以我每次来都要数鸡的存栏数量,只能多,不能少,少了要立马给补上。”

  “这几年,我们把养土鸡和脱贫挂钩,把养土鸡当成脱贫产业来做,附近村的彝民贫困户养土鸡的有上百户,每户每年至少可以从‘养土鸡’这一项上拿到5000元以上的纯收入。”

  “今年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年,而且马上要开始进行普查考核,开不得玩笑,必须要一项一项地认真落实指标,保证按期脱贫,还要巩固脱贫成果。”

  对毛老师入户“数鸡”这件事,我们受到几点启示。

  启示一:扶贫入户要“用心”。“熟门熟路”经常入户,“ 用心”做好扶贫入户走访工作,才能架起干部群众的连心桥,找准贫困家庭的致贫根,打通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帮扶人经常入户走访,用心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主要收入来源等基本信息,对他们生产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诉求进行心贴心的交流,帮助他们解难题、谋发展、促脱贫。入户走访工作不到位,说得再多的帮扶措施也是画饼充饥,整得再好的资料档案也是纸上谈兵。全国政协常委、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介绍,在凉山,活跃着一支“天天走村入户,狗见了都不咬”的扶贫干部队伍,就是一支“用心”扶贫的干部队伍。

  启示二:扶贫攻坚要“细心”。 扶贫攻坚是一门精细活。“数鸡”就是“细心”扶贫的一种表现。推荐给彝民贫困户养土鸡挣钱脱贫,你出了鸡苗、资助了经费,还不能撒手不管,你还得提供技术支持,还得认真督促他每户至少保持30只鸡以上存栏率,还得包回购。每一个环节都“细心”把关才能保证扶贫措施落地落实,每一项指标都“细心”核实才能保证脱贫效果真实。随时拿着“放大镜“细心观察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才能避免“数字脱贫”“被脱贫”“被小康”“马屎皮面光”等弄虚作假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发生,才能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启示三:巩固成果要“耐心”。脱贫需要精神脱贫,即所谓“扶贫先扶志”,思想认识不足、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技术是造成彝民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精神脱贫也是件精细活,特别是针对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彝民群众更是不能急躁冒进,必须要有“耐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沉下心来,扎实推进扶贫扶志工作,不能光喊口号、搞形式主义、“水过地皮湿”,要反复讲、耐心帮,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调动彝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贫困彝民实现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观念转变。通过产业扶持、就业扶持等,持续着力于提高彝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自身素质与基本技能,激励彝民贫困户发展自己的产业,建立自身的脱贫“造血”机制,才能巩固脱贫成果。

  启示四:保持“小康”要有“恒心”。在进村走访中我们发现,得益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彝民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崭新的新房。但是,彝民过去沿袭下来的生活习惯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几乎家家户户打开大门就可见鸡飞猪跑,随处可见鸡粪、猪粪;几乎家家户户都没有椅子、凳子,要么站着说话,要么就坐在街沿,甚至席地而坐。习近平同志讲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根据各地扶贫情况看,目前存在的“贫中贫”多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贫困户。不消除彝民群众不讲卫生的陋习,脱贫攻坚的成果将很难巩固,美好新生活的目标也很难实现。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为保持脱贫摘帽、建成小康成果,我们必须要“恒心不减”,要有“扶上马,送一程”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始终如一地为实现脱贫目标而奋斗,建成并保持“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

  决战脱贫、建成小康的号角已吹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我们唯有保持认真的精神不淡化、认真的劲头不减退,实事求是,用心干事,知行合一,不懈努力,全面补齐短板弱项,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共奔小康大道!

  (应本人要求,文中“毛老师”系化名)
发布人:一鸣123 发布时间:2020-6-3 15:50 收藏 阅读人次:3711

初审:繁星星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