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河流变化看家乡发展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应急管理局 舒晨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我的家乡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这里山清水秀、莺啼燕语、风景秀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山水风貌,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而恰恰是这湖光山色曾经却经历了污染、破坏的“切肤之痛”,在经过“寻医问诊”“把脉调理”“对症下药”后,如今家乡的河流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同时河流的变化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

  儿时记忆中的江水,是一抹钓鱼捉虾游泳戏水的乡愁。儿时记忆中的江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清晨,气定神闲的老者坐在江边垂钓,儿时的我永远不知道他们脚下的网里到底有没有鱼;渔舟唱晚,渔民在山水间为生活忙碌,撒下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此时的家乡展现的是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美画卷,记忆犹新。夏日的到来,最期待的莫过于在大人带领下游泳戏水,和小伙伴们相约周末一起钓鱼,碧水绿波将作业淹没,清爽的河风将烦恼悄悄“偷走”,孩童纯真无瑕的笑声在碧波映衬下显得更加动人,其乐融融。河流上连接两岸的桥梁,熙熙攘攘的行人为了生计奔波忙碌不停,此时的河流记录下一个以农业为主,楼房很少、砖瓦结构房屋居多,经济发展慢、基础设施差,人均收入低、人们思想观念保守的小县城。

  污染破坏后的河流,是一种臭气熏天避之不及的埋怨。城中有一条护城河,直接流向江里,可以说江与河共命运,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加快,成了“难兄难弟”。护城河两岸的商家多了起来,渐渐成为了“繁华”地段,但繁华的背后是河水变了“色”,异常难闻的气味,成为人们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脏东西”。生活越来越富裕,但人们环保意识却未增强,生活环境也随之变差,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河中,白色垃圾也沉积在河底。江里,因砂石开采,河流生态受到影响的同时也将美景“淹没”在江水之下;江上的水鸟渐渐变少,河里的鱼儿也“循迹无踪”。生活质量下降,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急需一剂良方来治理“顽癣之疾”。此时的河流刻录了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年轻力壮家乡人背井离乡异地务工,钱包鼓起来、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但环保意识不强、河流被污染的“家乡”。

  治理改善完的河流,是一幅鱼跃鸟栖再现生机的画卷。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关闭小型水电站、煤矿,规划设立鸟儿栖息“江景房”,整治江边直排问题等等一系列环保措施的落地落实,“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象又回来了。城中的护城河也动了“大手术”,河道大清理,生活、生产污水接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引青入城”工程动工,护城河的异味消失不见,沿线一段建起了湿地公园,大大改善了城区环境。此时的河流又清澈了,记录了一个生态环境更好,走集康养、度假、体验等于一体的转型升级新路子,形成以“旅游+康养”产业体系,人们借助旅游业“异军突起”开农家乐,带动家乡发展的新县城。

  现在,家乡的河流“脱胎换骨”愈发清澈,焕发出昔日的生机。而家乡的发展也实现了转型升级,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变成了“金山银山”。

发布人:绕树三圈 发布时间:2020-6-5 09:47 收藏 阅读人次:2681

初审:韦卡 编辑:水见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