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年轻干部创新三部曲:有想法 有办法 有做法

重庆市渝北区委组织部 蒋沛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过硬、能吃苦、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精神源泉。我们从一个最初只有50多个党员的政党,发展到今天有9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其间一次次涉过险滩、走出绝境、穿越低谷,创造了数不清的人间奇迹。究其原因,创新无疑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原因。对年轻干部而言,创新更是自我提高的内生力量和做好工作的必备素质。

  年轻干部创新,“有想法”才能跳出思维窠臼,勤于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创新首先意味着改掉旧的思想和观念,然后在行动上闯出新的空间和领域。但是,创新往往面临新的风险和挫折,人们总是喜欢或习惯“路径依赖”。正因如此,有的领导干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创新;有的故步自封、“穿新鞋走老路”,不愿创新;有的对创新有畏难情绪、害怕犯错,不敢创新。这些都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本质要求的。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广大年轻干部要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充分发挥思维更活跃、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受束缚相对少的优点,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激情,敢于破旧立新、善于推陈出新,决不能把创新当“时髦”来喊,玩些概念性、虚头巴脑的东西,更不能把老气横秋当成熟、把墨守成规当稳健,陷入凭经验办事的俗套之中,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觉走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

  年轻干部创新,“有办法”才能滤除不切实际,善于出谋划策、吐故纳新。创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也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抄照搬,更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领导干部想创新、敢创新还不够,更要能创新、会创新。但是,创新不会凭空而来、从天而降的。善于创新,不仅要吃透上级的政策规定,还要全面熟知自己的工作实际,更要知晓别人或外地的经验做法,做到“上下结合,左右知晓”,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地创新。要善于捕捉新时代声音、聆听新时代声音、抓住时代最强音和主旋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脉搏共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现新现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在学习我们党的创新理论中,提高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水平;在总结自身经验中提升创新能力,善于用新方法、新手段解决新问题;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借鉴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中,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年轻干部创新,“有做法”才能杜绝空想主义,勇于付诸实践、革故鼎新。创新人人向往,但能否成功、是否有效,还要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创新的最终指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关系,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任何创新性创造性活动都不能只是停留在意识里、理念上,而必须付诸于实践中、见之于行动上。在这方面,我们都应该向习近平同志学习,习近平在基层历练的时候,特别是在指导农村发展时,十分注重将创新运用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在梁家河、正定、宁德等地留下了带领地方百姓脱贫致富的足迹。在梁家河时,他带领村民修坝,挖水井,建沼气池、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这些举动在当时来说无疑是“高科技”和“大创新”,成功带领当地农民脱贫;在正定时,他全面推广“大包干”,实施工业兴县、科技兴县等策略,创新成效颇为显著,为正定经济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在宁德时,他提出要开发利用一些宜农、宜林、宜渔的新资源,鼓励地方开创“绿色工程”,依托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发展立体种植业,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智慧经济形态,坚持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创新的举措,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不日新者必日退”,没有创新,工作就会一潭死水,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变化、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年轻干部要想走在时代前列,不落伍、不退步,就一刻也不能削弱创新意识,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0-6-7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