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用好“三板斧” 告别“拦路虎”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刘万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水见文老师在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发表了《上稿路上的“拦路虎” 错字别字何时休》一文引起广大作者的热议。在热议的同时,更多的也是在反思写作之路或成长成才路上遇到的那些“拦路虎”。“事无巨细,人有得失。”作为基层干部,就要用心去思考、去做事,不断总结、反思才能知工作中的得失,才会在得失小心中激励前行。“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在取得一定成绩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到戒骄戒躁,就很容易被沾沾自喜冲昏头脑,成为写作或干事创业路上的“拦路虎”。笔者认为,基层干部要想告别“拦路虎”,就要看到自己的弱点,“砍”到自己的痛点,补足短板,才能让自己不断强起来。

  第一板斧“砍”向自己的弱点,补足自己的短板,不求精益求精,但求手中无过。

  基层干部身处基层,就要站在基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问题,基层老百姓需要什么、急什么,就去做什么、解决什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基层干部在服务人民群众中,虽然有了解社情民意的优点,但也有事事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的缺点,要想处处得到人民群众的赞许,就需要下功夫,精准找到自己的弱点,以人民为中心,把精力放在问计于民、服务于民上来补足自己的短板,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基层干部不能事事做到精益求精,但在人民群众的事业发展中必须做到手中无过,才能对得起人民群众。同时,要从学习入手,拜人民群众为师,多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补足自己的短板。再则,干部是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实的执行者,要把党的惠民政策贯彻执行到位,不要成为惠民政策在人民群众中的“拦路虎”,甚至卡在“服务最后一公里”上,成为只见政策不落实的“卡脖子”现象。

  第二板斧“砍”向错字别字上,补足学习的短板,不求写作文思泉涌,但求不失偏颇。

  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写材料当然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对人民群众了解了多少事情,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都要以书面的形式反映出来,就离不开要写材料这件事。写材料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一个简单的工作计划到实施方案,都直接会反映出干部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一字之别,差之千里。”在用字用词上,特别是在写工作汇报和下发通知时,特别要注意错字别字,如果用字用词不当,就会造成误会,还会把好事变成坏事,甚至南辕北辙,不仅工作不能积极主动,还会给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学习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学习,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因错字别字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同时,也体现基层干部的写作功底和工作能力。

  第三板斧“砍”向“往文今看”上,补足差距的短板,不求篇篇都写优秀,但求每篇有进步。

  无论是写工作材料,还是写网评文章, 大多数时间都还是停留在“今朝有酒今朝醉”上,过了这个村,就不去问下个店的事。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无论做任何事情,还是要善于“回头看”,这不仅是对工作的提升,也是给自己增加工作的信心。特别是基层作者在写网评文章时,还是要善于花功夫去仔细琢磨自己曾经写过的优秀文章,一篇优秀文章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无论任何时候看,都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每一个人去回味。“往文今看”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虽然一个时期主题不同,但观点和思想是可以贯通的,也有可学习和借鉴之处。放在今天来写,也许会写得更深入更全面更扎实,内容会更丰富,受影响的面会更宽,自己受到的启示也会更多,这样更利于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

发布人:蓝色戈丁 发布时间:2020-6-15 15:34 收藏 阅读人次:3125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