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从“充电”反思“充电桩”建设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 王子龙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人们常把学习比喻成“充电”,相应的负责提供学习的地方,我姑且视为“充电桩”。今天,学习共产党员网《干部状态新观察:村干部充电 变化看得见》,观察了青海的“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对于青海的成绩感到鼓舞,对于基层干部培训中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所得如下。

  破解本领不够,必然要向“学”字谋出路。学习重在一个“实”字,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做到因材施教。

  青海启动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依托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及州县教学点,针对干部工作中“有想法、没办法”“有劲头、没思路”问题,旨在通过培训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干部队伍。应该说,这一问题,以及围绕这一问题采取的办法,很多地区早已有之,之所以引发我的思考,是因为好事办好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报道的消息看,青海的干部培训做得扎实,成效显著。村书记刘虎的“犯嘀咕”,我也曾有过,也曾见识过不少村干部大专班的学习,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表现为,一个不愿听,因为“没味道”;一个不愿讲,因为“对牛弹琴”。教与学的力量是反向的,必然导致学习纪律涣散,学习效果甚微,一个只求“拿证过关”,一个只求“一过了之”,看似也是3年大专,其实成了双方“各取所需”、走形式,搞形式主义的“双簧戏”。而青海“因材施教,强调实用性,合理安排教学方式,修满学分才能毕业”,让我认识到,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关键,内容不针对“学情”,不针对“需要”“口味”,效果谈何而来?

  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基层干部实际需要,教学方法灵活设置,才能让干部在“问答之间”“比较之中”,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我们看到,青海“大专班”量身定制、因材施教。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组织形式、费用减免等多个层面,对学员既有正确引导、优惠照顾,也有严格要求、量体裁衣。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让人看得出,只要坚持做下来,一定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实,这些方式方法本身谈不上多么超前新颖,很多做法多年前,我身边都有人提出并付之实施,之所以没有实现预期效果,现在想来,落在一个“心”字上,就是没有做到用心去做,没有带着为民服务的深情去做,又怎么做得实、做得好呢?青海以干部“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小班教学、一对一辅导、现场观摩、学员互动交流等教学模式,让基层干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干得好”。对比之前,一些地方虽则也有如青海这方面考量,但效果迥异,这中间,我认为根子在于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也缺乏正确的思想引领。试想,如果从一开始双方都是奔着“拿证”目的而去,学习质量和效果又会好到哪里去?所以,我强调,对于培训学习的意义一定要提升,站位要提高。再者,对于培训单位和学员的监督考核评价,也应当从一开始就把规矩立起来,而不能是“一开了之”,开班一个仪式、结业一个仪式,缺乏过程管理、过程监督、过程问效。培训要想实现较高质量,青海“大专班”的同学“串门”、交流互动非常值得提倡,如果能让一群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干部在一起,引导他们围绕干事创业,围绕破解基层实际问题探讨,这个平台用好了、组织好了,教学也就成功一半了。第三,相应的培训结果运用也要跟上,要让“学得好”“学得一般”与“教得好”“教得一般”有区别、有不同,才会促进教与学相向而行,向着更高质量的培训目标迈进。

  村干部“充电”,是时代发展和基层工作科学化、精准化,更加“专业化”的现实需要,如何做个质地优良的“充电桩”?培训相关单位不可不做深刻反思。

  在“充电”和“充电桩”的交互反应中,在提供“电能”的过程中:如何让外部要求和内生动力有机结合?如何让村干部的“需求”和培训学习的“供给”统一起来?如何汇聚多方力量,让培训学习成为推动农村由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如何让“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教”为“我要教”?如何不断提升充电效能,把该充的电,尽可能在有效时间内达成?如何提高电能转化率、接收率,通过学习培训为基层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动能、势能?如何提高“充电桩”品质,让培训教学的每一分钱都产生应有的效益,让培训学习确有所得?如何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培训“初心”不偏移、“不走神”?如何让培训发挥应有的效能,实现多方共赢的结果?这里面的一条条、一桩桩都需要我们每一个参加培训、负责培训、培训相关单位和人员,进一步开拓创新、解放思想,积极投入智慧、心力、情怀、担当。在这方面青海已经收到了积极的成效,做出了“样子”,其他地方理应有所反思并加紧步伐跟上。
发布人:清风一刀 发布时间:2020-6-15 15:56 收藏 阅读人次:2877

初审:杨南方 编辑:余元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