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红色教育基地也可以这样“活”

江西省萍乡市委组织部 李花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强调要“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从建党初期到新中国解放,近30年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红色印记,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只有让这些红色基因“活”起来,真正做到建设与使用并重,才能让红色精神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新时代的精神航标。

  然而,笔者曾去过一些红色教育基地,展示和配置颇为“高大上”,但参观之后再回想却没有深刻印象;有的甚至常年“铁将军把门”,只为特定人群开放,群众想去看看总是吃“闭门羹”……围起来的、锁起来的红色教育基地,久而久之可能就成为了“孤岛”,想要“活起来”就要勇于破除“围墙”。

  “破墙”基地与社会,让旧址“复活”在乡村。传统意义上的红色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学院,选址大多就考虑选在城区,而且惯性地将基地围起来,形成封闭式的阵地。事实上,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井冈山、延安等地,在漫长而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小型的革命旧址散布在全国各个角落。如何发挥这些“星星之火”的燎原作用,在建设之初的设计中,就应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注重与农村、与群众相融合,把阵地建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如此,便能充分利用原址原貌,结合当地的民居民俗,不搞大拆大建,稍加改造或完善,就地建设而成,革命旧址实现“原地复活”,让红色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也能实现向群众最大化开放。

  “破墙”教与学,让民众“活跃”在课堂。笔者曾看过一个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发展状况调研,其中毫不避讳地提出,有的讲解员的讲解内容空洞、情感投入不足,教育效果不明显。红色基因的理论传递,再配上质朴的、体验式的“田野课堂”,理论与实践自是相得益彰。一方面设立开放式的田野课堂。把教学课堂设在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战壕,设在他们开荒搞建设的田野,设在他们勤俭节约、发愤图强的故居,让前来接受教育的人能与当地民众一起,身临其境感悟先烈们峥嵘岁月,在“见物见人见事”中汲取红色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建立不唯身份的教师队伍。除了专精尖的专家型教授、讲师,我们不妨从革命先烈、先进典型的革命后代、身边人员中选一批兼职教员。尤其在开发红色教育培训的情景式党课中,可充分吸纳当地的普通农民,让群众讲,让群众演,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更能引起共鸣。

  “破墙”学员与群众,让学员“生活”在农家。毋庸讳言,围起来的、锁起来的教育基地,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干部专属”。而开放式的基地,则为群众共享红色培训发展红利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开办培训民宿是第一把“金钥匙”,比起大修大建接待场所,安排学员在农家吃住,还能实现“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双赢。随之而来的,成立土特产销售合作社、组建客运车队、发展农业特色种养基地等脱贫产业。宿舍安在农家,活动让村民参与,产业由农民发展,红色培训产业逐渐发展成链。如此下来,红色教育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就能有效凸显,当地村民既能富脑袋,还能富口袋。

发布人:半糖主义H 发布时间:2020-6-17 11:05 收藏 阅读人次:4553

初审:王战坤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